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ID:9311525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7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_第1页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_第2页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_第3页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_第4页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摘要: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悼亡诗;差异;文化;死亡;意象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29-02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

2、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各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拟从文本内外探讨中西方悼亡诗的不同意象美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从诗中所采用的意象来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内容风格上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是回忆亡妻生前的生活细节,表达出作者“哀莫大于生悼”的“悲死”情节;而西方的悼亡诗则多描写与亡妻昔日的欢爱,传达出作

3、者深信能在天国与亡妻相聚的“乐死”8情节;再次,从诗歌数量上来看,由于不同的爱情伦理观,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  早期,“悼亡”一词的概念很宽泛,既可用于悼念作者的亡妻,又可用于悼念已故的亲朋友人。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现存最早的悼亡诗乃是《诗经》里的《邶风?绿衣》。将中国的悼亡诗推向高峰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自从他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作者悼念亡妻的专用词。西方挽歌(elegy),也译作“悲歌”或“挽诗”,源于亲友丧葬和奠祭时所唱的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4、,是由一个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和一个扬抑抑格五音步诗行组成的诗歌格律。挽歌是西方抒情诗的一种,原指悼亡诗,后凡悼亡、悲叹人生无常、探索生死哲理的诗都属于挽歌。其中以“田园哀歌”、“墓园诗歌”最为有名。西方挽歌的主题广泛,涉及友情、爱情、死亡和战争等,也可用其作墓志铭和纪念性的诗文。本文拟从文本内和文本外进行对比性探讨的则仅是那些专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诗歌。由于宗教、文化、信仰等的不同,中西方诗人不同的死亡观,爱情观,和婚姻观决定了中西方诗人在创作悼亡诗时采用了不同的意象表现形式。  一、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诗歌意象  爱

5、情幸福的根本应该是由双方自由的个人的自我选择来决定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是不能自由选择恋爱对象的,甚至连未婚男女青年交朋友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观主导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们,视门第、身份、财富为择偶的前提,从而忽略了个人心灵和情感的需要。毫无疑问,按照“8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的夫妻多是过着一种先婚姻后恋爱的生活方式,婚姻并非爱情的水到渠成,而只是培养爱情的开始。  相对来说西方社会是一个较为开放的自由的社会(中世纪除外)。从早期对骑士的崇拜而萌发的爱情开始,特

6、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正如布克哈特(Burckhardt)所言:个人就从“仅作为种族、民族、政党、家庭或团体成员”的意识中得到了解放。他(她)可以作为一个人去自由的爱”爱情是就一种自由的追求。所以西方人的爱情,多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婚姻也多是爱情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他们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故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先恋爱,后结婚。对比中西方的爱情观,按逻辑推理,中国的婚姻只是爱情的开始,婚后夫妻双方是否幸福无以确定,加上男尊女卑”成为传统的伦理观念,同时也是夫妻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些都对古代诗人起着一种无形的束缚作用。中国

7、的悼亡诗作应该微乎其微。而西方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势必幸福美满,悼亡诗作的数量应该远远多于中国的。可是,结果完全相反。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诗教传统,中国是一个重伦理,重家庭,重婚姻的社会,中国伦理型文化影响着诗人。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乐而不淫”,“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乎情,止乎礼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诗人们纵然在婚前别无选择,但在婚后便在生活中持有积极的婚姻观。婚后的爱情便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彼此的照料中,在对家庭的维系与责任中慢慢培养起来。夫妻日夜相伴相守,彼此呵护关爱

8、,相敬如宾,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爱情与亲情融为一体,并渴望长相厮守,白头偕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就是中国诗人生活的目标之一。诗应该“8厚人伦,经夫妇,成孝敬”。妻子在世时诗人真正言及夫妻伉俪之情的作品相对较少,不言内几乎成为古代诗歌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在西方表现哀怨的抒情诗的品种很多,但专为怀恋亡妻的悼亡诗则极为罕见。相对于中国悼亡诗的数量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