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06735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7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一、中国古代的结婚制度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将两个内容:中国古代结婚的方式和结婚的条件。结婚制度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决定和制约。社会制度不同,结婚制度也就不同。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里,婚姻的目的并不是男女当事者性爱的结果,而主要是为了宗族的延续,祖先的祭祀。因此,结婚制度最根本的特点是,婚姻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对自己的婚姻毫无决定权。所以马恩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婚姻制度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马恩指出"婚姻都是由两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
2、的,所以就这点而言,尝试权衡利害的婚姻。"一、中国古代结婚的方式从求妻的方法考察中国古代的结婚方式,大体存在过几种方式:即掠夺婚、有偿婚、聘娶婚、共诺婚。(一)掠夺婚掠夺婚又称抢婚,是指男子以暴力劫夺女子为妻的婚姻。掠夺婚曾是原始社会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一种婚姻习惯。它的特征是:第一,以暴力为手段;第二,以迫使女子与其结婚为目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娶妇以昏时,故日婚。"后人解释说,娶妇应在晚上,因为此时容易掠夺女子。掠夺婚是在原始社会存在过的一种不文明的求妻方法,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婚姻制度很不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
3、渐被其他方式取代。(二)有偿婚有偿婚是指以男子支付女子或其父母某种代价为成婚条件的婚姻。这种有偿婚是把女子当作货物,由男方用财物来换取。有偿婚支付代价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买卖婚。即以女子为货品,男方以支付金钱和其他等价物作为成婚条件的婚姻。买卖婚是在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继掠夺婚之后出现的,盛行于私有制的各个时代,是中国古代普遍通行的嫁娶方法。买卖婚的方式多用于买妾。《礼记o曲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有时也用于买妻。买卖婚手续简便,如同去市场购买物品。买卖婚的对象通常是女奴隶、奴婢
4、、或为生活所迫而鬻卖的良家妻女。据史书记载,妇女被出卖时按色论价,如估价不实,卖出还可以索回再卖。处境最惨的是被卖来卖去的的妇女。按中国封建法律规定,某种犯罪的妇女可以由其夫嫁卖,某种犯罪妇女或罪犯家属则由官府嫁卖。这种嫁卖是一种惩罚措施。在整个古代,买卖妇女无时不有,如果遇到灾荒瘟疫的年月,就更为常见。其二,交换婚。亦称互易婚,即双方父母各以其女交换为子妇或男子各以其姐妹交换为妻婚姻。其三,劳役婚。即男方为女家服一定劳役,以此作为成婚条件的婚姻。由于以力代财,所以这种婚姻中男子的地位较低。三)聘娶婚所谓聘娶婚是指男子对女子或其
5、父母纳送一定数量的聘金、聘礼为成婚的必要条件的婚姻。他是继有偿婚之后产期存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的求妻方法。他在中国产生的时间最早,实行的时间最长。这种结婚方式是在宗法制度下,由氏族社会的习惯经过不断演变、总结而来的。 西周始创聘婚制的"六礼"程序,同时也是聘婚制的内容。"六礼"在《周礼》、《礼记》、《仪礼》中均有记载。"六礼"实际是奴隶主阶级规定的礼,起着法的作用,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承袭,经过加工,或载于礼,或定于法,使之适合封建宗法秩序的需要。"六礼"的主要内容是: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之后,男
6、方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方家收下,故称为"纳"。问名,男方家纳采之后,请媒人问女方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后卜于祖庙,占其吉凶,卜的吉兆之后,再往下进行。纳吉,男方家问名之后,已经卜的吉兆,男方家仍以大雁作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也叫纳币,纳吉之后,男方家以五匹黑布,两张鹿皮作为聘礼送给女方家,即后来的订婚礼。请期,纳征之后,男方家选择良辰吉日作为婚期,备礼去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新朗亲迎至女方家迎娶。在旧中国,迎亲之后,还要履行"成妻之仪"和"成妇之仪"。"成妻之仪"即为婚礼,形成
7、夫妻关系;"成妇之仪"即拜夫家族先,取的媳妇的地位,这时。至此,"六礼"完毕,婚姻成立。我们来分析一下"六礼"的实质。首先,"六礼"是维护宗法统治的需要。宗法以婚姻家族为核心,所以婚礼被当作"礼之本"。婚姻由媒人串联,父母包办。正如《礼记o昏义》所说,结婚的目的在于"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两个宗族之间的娶妇嫁女。"六礼"程序就是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程序。"成妻之仪"后新媳妇只是男方的妻子,"成妇之仪"完毕,新媳妇才成为男方宗族的媳妇。从结婚的目的和成妇仪式看,"六礼"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次,
8、"六礼"要求等级森严的定式。"六礼"是古代婚礼的总称。具体分为帝王、太子、王公、品官的婚礼、士婚礼、庶民婚礼等。等级不同,要求不同,特别是聘财的多寡不同。每种等级用何种仪式,说什么话,用什么东西作聘礼,喜宴每桌用多少菜,鼓乐人、彩灯各用多少,皆有等级,不得逾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