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

ID:930222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_第1页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_第2页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_第3页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教材个人的一点想法  课改到如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作为教师,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无论我们这些当事人是被迫还是主动,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逼着自己去适应,去改变。  而为了使这种改变起到真正的效果,国家还不遗余力的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改编,从原来的说教式变为了配以直观形象的插图,从原来的枯燥总结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来提问,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形式多样(虽然有时候看得我眼花缭乱)当然纸张也比原来挺括了许多。而除了这些形象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对一至六年级的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重新洗牌,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

2、打乱重新编排。  从常理说呢,我们应该感谢专家们的心血付出。可是教材在短短几年间来了两次,改得老师在对知识进行承上启下时把握不准深度和广度。更要命的是,本来呢一年改一个年级还能接受,可去年一下子从四年级改到了六年级,搞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很是被动,要么这块知识学生学过了,当新知识有点吃剩饭的感觉,学生没兴趣;要么是突然空降的知识,跨度太陡,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而最最让人郁闷的是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没有了以前老教材时的那种很明显的针对性。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讲完《商不变的规律》后,课后习题只有一道是涉及到了这个知识点: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商,而对于除数或被除数变化引起的商

3、的变化却连提都没提,更不要在生活中的应用了。我猜测专家这样编排,是不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不是重点,没必要花费太多精力来挖掘,以免增加学生负担?如果说在讲“商不变的规律”时,我还有自责意识,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而耗费无用功的话,那么在上周讲“化简比”后,我开始质疑自己之前的想法。因为化简比可是六年级上册的一个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不像商不变的规律一般用途较少,对学生后面的学习而言是很重要的,可是除了例题后面安排了做一做的6个习题外,课后的练习十一只有一个6题是轻描淡写的提到了“小亮说的这个比对吗?你会化简吗?”,搞得我们布置作业都要另外补充习题来检测学生掌握的情

4、况。可是在下一个练习,也就是“按比例分配”后面的练习中,设计的第5题和第6题、9题却都是关于“化简比”的,也就是应该在上节课“化简比”后解决的问题。本应在当节课后及时处理的知识,却偏偏放在了下一节后,难道我们的课改除了“延迟评价”外又提倡了“延迟处理”?不然专家们为何如此编排?我搞不明白。而最最让我们恼火的是:课后没有关于化简比的针对习题也就罢了,竟然直接设计了“把下面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而这块内容是我们准备在讲“化简比”,学生会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之后才能讲到的比的性质的另一种应用。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练习题?如果说先讲“化成100的比”吧,例题完全

5、不搭边;可先讲“化简比”,却忽地一下要“化成后项为100的比”,这两种类型虽说都是依据比的基本性质,但要求却是完全不同的,是完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学习的,说它们是南辕北辙也不为过。  课下我向同事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这样编排?可大家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虽然我没有改编教材的本事,更没有专家们的高屋建瓴,但我想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理念也好,教材也好,要进行改变,绝对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一切,毕竟只要存在就有它合理的地方,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就必须有继承有创新吧,而我们继承的原则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既然改编教材是为了一线教师教学更加方便,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

6、工具性和指导性,为什么却越改让我们一线教师越不明白?这种现状难道不是与改编的初衷相违背吗?国家汇集诸多精英,花费诸多时间,耗尽多少心血,终于完成了漫长艰巨的改编任务,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那耗费的金钱、时间、心血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想既然课改是为一线服务的,是否就应该参考一线老师的意见,及时反馈改编后的效果,才能更接地气?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点想法,如有偏离,敬请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