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

ID:9293736

大小:63.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4-26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_第1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_第2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_第3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_第4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

2、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

3、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丁启阵:论杜甫诗的悲剧主题54  一部杜诗,内容丰富广博。从格调上说,除了忧苦一类以外,当然也有欢快的诗篇;但是,在全部杜诗中,前一类诗作不但数量大,艺术价值也明显比欢快类的诗篇高得多。事实上,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也更多地体现在忧苦一类诗篇中。杜甫的忧苦既有个人的、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国家的,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可以说,杜诗的忧苦来源于人生的悲剧性和社会的悲剧性,悲剧永恒,杜诗便永恒。我把杜甫诗的悲剧主题分为四大类十一小类:  (一)志殇  1. 政治理想的幻

4、灭  2. 世风浇漓的阴影  (二)世殇  1. 忆昔与忧时  2. 忧国情怀  3. 忧民情怀  (三)情殇  1. 思乡情结  2. 与家人的濡沫之情  3. 与朋友的生离死别  (四)身殇  1. 穷困的屈辱  2. 家族式微感  3. 生命咏叹调现就以上各类分述于后:54    一  杜甫的志向理想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致君尧舜上”,即以臣的身分辅佐国君,使最高统治者成为治国有道的贤明君主;二是“再使风俗淳”,即以儒者身分去完成道德教化的使命,使社会风气变得淳朴美好。可是,终其孜孜矻矻的一生,这两方面志向理想

5、都落空了。由此而来的生活上的穷困悲辛和心理上的失意惆怅,遂酝酿成了他大半生诗歌创作的一大悲剧主题:志殇。志殇主题在我们归纳的四大类悲剧主题中,是最重要的一类,也可以说,其他三大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由此引伸出去的。    1.政治理想的幻灭  从青少年时代起,杜甫就有着强烈的入仕用世思想。他早年所写的一些诗句,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胡马》)“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都表露了他跃跃欲试的用世心情。青年杜甫因为聪明早慧,又先后得到崔尚、魏启心、李邕、王翰等一班名人

6、的赞赏与肯定(注:杜甫《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奉赠韦左丞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54是十分自负的,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充满了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  但是,事情并不象他所想象的那样。杜甫24岁、36岁先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告失败;从天宝五载“西归到咸阳”起,他一心寻求出仕用世的机会,到处求人汲引,三次向玄宗献赋,十年里几乎毫无结果,生活上却因此陷入了困顿,过着“卖药

7、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艰难日子。天宝十四载(755),杜甫44岁时才打动玄宗,54先被任命为河西县(今云南省祥云县)的县尉,杜甫拒绝后又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正八品下、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芥末小官。可是,这样的小官也没能安稳地做下去,当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八月,杜甫在鄜州(今陕西鄜县)听到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即位称帝(肃宗),便只身往投,不料中途被叛军捉住并押回长安。陷贼九个月后,杜甫于757年4月冒险逃出长安,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当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在今陕西省),“麻鞋

8、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他的忠心感动了肃宗,被授左拾遗一职(见《述怀》)。左拾遗之职,品级虽然不高,但系近侍之臣,负有进谏和举荐的职责,对杜甫实现早年立下的政治理想无疑是个大好的机会。不幸的是,就在他被任命为左拾遗的当月(757年5月),杜甫因为疏救房琯得罪了肃宗,“帝自是不甚省录”(《新唐书》本传),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