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ID:9292464

大小:4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6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_第1页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_第2页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_第3页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_第4页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历史论文夸张与融贯: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扎米托作为围绕着历史学实践的论争中的一个阶段,后现代主义已然结束。这场世纪末的热闹风潮而今已是强弩之末。它阐述了一种史学“理论”,而这种理论从未形成足以开宗立派的实践。尽管它确实提出了重要的问题,但往往是以夸张(hyperbole)这种转义(trope)来提出这些问题的,这使得它们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夸张是一种浮华的转义;它为了修辞效果而进行戏剧化的夸大。一再重复钝化了这种效果,持续的使用令人对它感到麻

2、木。是时候继续前进了。在1970-2000年这段时间里,后现代主义在史学理论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代表了历史学家们——更多的是史学理论家们——对批判理论中的一波创新潮流的反应。如斯蒂芬·巴恩(StephenBann)所说,后现代主义援用了“一种晚期批判知识的框架,它包含了拉康的新弗洛伊德主义和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以及语言学在当代的进展[从斐尔迪南·德·索绪尔到罗曼·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在这之中还必须加上米歇尔·福柯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当然还有雅克·德

3、里达(JacquesDerrida)的解构,才成为一座完整的后结构主义圣贤祠。使其进入史学理论的著作是海登一}不特(HaydenWhite)于1973年出版的《元史学》(Metahistory).但它的理论核心是在罗兰·巴尔特之前的一篇文章,《历史的话语》(“TheDiscourseofHistory”)中被描绘出来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除了怀特本人,还有路易斯·明克(LouisMink)、莱昂内尔·格斯曼(LionelGossman)、汉斯·凯尔纳(HansKell

4、ner)、斯蒂芬·巴恩、多米尼克·拉卡普拉(DominickLaCapra)、罗伯特·伯克霍福(RobertBerkhofer)以及弗兰克·安克斯密特。怀特、明克、安克斯密特及其他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对史学关键性的介入就在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从证据到文本的过程”,即历史写作(historicalwriting)这个被传统上专注于历史研究(historicalresearch)的史学理论所忽视的研究领域。用安克斯密特的话来说:“了解事实只是预备性的工作……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事实整合进一个前后一致

5、的历史叙述。”这便将考量的重心放在了历史综合(historicalsynthesis),亦即解释性整合(interpretiveintegration)这一步骤之上。按伯克霍福的说法,后现代主义史观强调了“内含于综合过程之中的解释的结构”(文本表现)与“被假设为是合成的基础的事实性的结构”(指涉)之间的张力。在伯克霍福看来,按照“文本主义的”论证,“历史学指涉性的一面如此之多地——有人会说是全部——变成表现的和叙述的一面,破坏了历史生产所声称的那种总体而论的事实性权威的效果”。对安克斯密特来说,当历史

6、写作“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对过去的)重构与(当下的)创造之间的界限被超越,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的轮廓被消解之时”,历史学实践中的后现代主义便兴起了。凯尔纳评论道,对后现代主义来说,“历史文本成为了诸种文本中的一种,应该研究其构成的技巧,历史写作的话语所需的技术,以及它声称能够以此表现实在的那些手段”。在他的《语言与历史表现:使敌事变形》(LanguageandHistoricalRepresentatzon:GettingtheStoryCrooked)一书的序言中,凯尔纳宣布,后现代主义重视“对历史

7、表现的研究”,“对历史文本的持续关注将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使故事变形’,我们才能看到这种文本”。凯尔纳挑战了那种认为存在着我们要去弄清楚的“外在的故事”(“storyoutthere”)的观念。故事——叙述——总是历史学家的建构。对凯尔纳来说,“使故事变形”的目的就在于,它迫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历史的文本上,而不是(像穿过透明物一般穿过文本)集中在它的内容上。在凯尔纳的书中,他非常强烈地倾向于一种“文本主义”:它从海登·怀特将历史与编年对立起来的做法出发,将一切都归于修辞。对怀特来说,历史

8、写作并不意味着简单地以时间顺序记录“事实”(纯粹的编年史);它包括对叙述的制造——通过选择、组织“事实”来实现融贯性的一种“情节化”(“emplotment”)。在对这些事实进行描述之时,我们已经使用比喻将一系列价值判断编码(encode)在内,而解释则会在之后将这些价值判断收获为“意义”。凯尔纳解释道:“在制造叙述之时,别的一些成分取得了控制地位,它们不是来自证据,而是来自意图表现证据的语言。”《在话语的转义》(Tropicso,Disco“,.s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