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作者:李敏/张广君作者简介:李敏(1980-),男,浙江永康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张广君(1962-),男,内蒙古科左后旗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31)o原文出处:《课程•教材•教法》(京)2018年第20182期第78-84页内容提要: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一文本一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
2、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蕴,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5期关键词:语文教学/融贯式文本解读/教学内容/生成论教学哲学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屮外教学哲学思想的诠释整合与本土理论建构”(15YJA880101)o当前的语文课程在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着流于表面的〃僵化"解读和硬性拔高的"异化"解读两大突出问题,例如,绕《背影》教学展开的争鸣即可视为此类情形的缩影。这些问题显示出
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足,同时也折射出文本解读方法论的缺位。随着〃文本细读"[1]"症候解读〃[2]等操作性文本解读方法的提出和相关讨论、实践的不断深入,系统化文本解读方法论的构建,已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本文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结合整体思维方式,提出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并就其内涵要义、基本原则及操作方法等展开论述,以期为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提供较为合理的理论参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一、融贯式文本解读的内涵要义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生成和人文化育的基本立场,秉持整体
4、融通、"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文本作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促使单一中心、互相分离的解读范式走向多中心、整体融合的解读范式,确立“读者一文本T乍者"三维一体的立体解读向度,从而全面深刻、个性化地理解和创生文本意涵。(-)解读的目标定位:挖掘核心教学价值点,指向教学生成与人文化育生成论教学哲学认为,人的存在与发展以及教学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断发生、生长、演化的。因此,从教学的意识、目的、过程到教学中人的现实感知、意向、行动,再到教学的结果与人的体验和状态,等等,者B处于动态生成之中。就价值论立场而言,主张教学存在的基本职能是促进人与文化的双
5、重建构,即实现人文化育。[3]生成论教学哲学思想为文本解读确立了应有的价值追求。文本解读与专业评论者的文学批评以及普通读者的消遣性解读不同。解读主体是教师,解读的对象大多为现实主义的文学经典,解读的成果直接为教学内容的创生和选择服务,解读的目标直接指向教学生成。其特殊的内在规约性使解读被严格限定在课程教学的界域中,作为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存在。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目的是深入发掘教材文本独特的核心教学价值点,创生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成果,为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体现自我、作者以及文本间〃视域融合"的解读成果为中介,在多
6、元互动中促发师生对文本的再解读,在教师的原本视域、其他学生主体的已有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之间相互检视与确认,进而共同建构、生成文本的意义。生成论教学哲学还要求作为教学者的教师以及学生的解读,不应止步于对教材文本或其他相关学习材料的浅层理解,也不应止步于形成基于此文本的认识、感悟乃至体验,还应超越此、由此衍生开去,走向对更多相关事物的理解和对此解读过程本身的精神意义的萃取和积淀。唯有如此,一代文化新人才能得以练成。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体现自我的同时开展〃视域融合〃的解读,丰富了文本解读存在的意义。从文本解读史的角度而言,则实现了文化的重构。(二)
7、解读的发生机制:开启"读者一文本一作者“的多向交互,促发〃视域融合’"融贯〃之"融"意味着教师要与文本展开〃主体〃间的对话,互动互逬、共生共长,促发"视域融合〃。从读者主体维度而言,教师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投注积极的生命体验,"用自己那颗在解读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文字、激活文本,使它们成为主体情感、意志、生命和灵肉的载体,并诞生出新的审美意象和艺术境界。理解不再仅是一种把握作者原意和文本含义的认知活动,不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机械的图解、害啥鲜活的艺术生命,而是读者自身的生存方式,涵盖对自身主体审美心理结构(情感、意志、趣味生命感)
8、的重新建构",⑷教师只有在理解中获得认知与精神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文本意义赋予和主体生命觉醒的本质回归和有机融合。从文本主体维度而言,作品一旦完成,就脱离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