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

ID:9290143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6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13()*+),-&../,0(1*2文章编号:$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周8立(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88摘8要: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

2、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8关键词: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88中图分类号:2’#$%&’()*)+,-+./0%12*%/)/$032*4/3450/64(’/)&%.632++’)9&.’/:88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

3、和繁荣的重要条件。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虽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按照绘画流派的划分方法把我国现代建筑艺术整理归纳为“京派”、“海派”、和“岭南派”(www.wenku1.coM广派),然而我个人认为事实上除“岭南派”外,首先“京派”的本质是复古,而“海派13”的核心标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其称之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是可以的,而成为流派则

4、有些勉强。其次“京派”和“海派”也缺乏必要的领军和代表性人物。而“岭南派”的地域性特征太过强烈且相应理论体系的滞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缺乏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去探究。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13()*+),-&../,0(1*2结合的道路

5、。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交织、融合中的发展。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由西方建筑艺术演变而来的,其发展从历史时期上可分为3个阶段:一、$#4二、$6$!5$637民国多元化建筑艺术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本土建筑师到西方求学,学成后归国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引入中国的时期,在此之前建筑者只是工匠,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因

6、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朔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像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

7、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很难出得了大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因为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