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

ID:9289185

大小:122.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4-26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_第1页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_第2页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_第3页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_第4页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分辨数学中易混淆的定义主要内容:本论文就初中生在学习中经常易混淆的数学定义如何进行准确分辨作了三点论述: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一)把自己常易弄混的定义、概念的异同点在自制的表格中列出来,并举例子比较。(二)数学概念学习法(三)抓住例题阅读法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关键词:易混、定义、解题习惯、学习方法正文: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近十年,在教学中发现每一届的学生对某些定义(特别是代数)能够倒背如流,脱口而出,但是在实际解题应用时却总会弄错,比如“求-2的

2、相反数”偏偏有人得出:“-1/2”的答案,即是把相反数与倒数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在期中、期未考试评卷过程中经常可见这种现象,而且所占的比例还不少呢。其实要辨别、区分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定义并不是很难。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易犯这种错误的同学不防一试。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3、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宜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

4、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解题技

5、巧是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关键,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教大家如何掌握解题技巧:(一)列表辨别法把自己常易弄混的定义、概念的异同点在自制的表格中列出来,并举例子比较如:易混概念定义相同点不同点例子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成对出现1没有倒数与原数符号相同2的相反数是-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与原数符号相反(0除外)2的倒数是1/2象上面这样列表把各个易弄混的定义的异同点列出举出来,就能达到一目了然,而且还便于记忆。(二)数学概念学习法数学的定义、定理、概念、公式、法则是数学知识体系的框架,是解题的基础

6、,是推理的依据。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一般说来必须抓好以下几步:第一步:弄清来龙去脉任何新知识都不会是无本之木,它总是在旧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概括而来的。因此,在学习新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时,要弄清楚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这对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步:逐字逐句分层推敲数学语言具有精练、抽象、严密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学习定义、定理、法则时,必须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其表述的内容,这就必须对其文字的表述进行逐一仔细的推敲。例如: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相反数的概念的:“像6与-6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7、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如果去掉其中“像6与-6这样”这句话,就容易使我们的理解发生偏差,如:-(+2)与+(-2)这两个数也是符合“只有符号不同”的条件的,算不算相反数呢?显然不能算。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这种描述性概念比较多。对于描述性概念,一定要把握好概念的整体,不要离开描述的实例,断章取义,以致产生误解或者歧义。第三步:注意限制条件公式中的限制条件是概念和公式的本质特征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往往容易被同学们所忽略,应在学习中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分析限制条件,往往又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公

8、式的本质特征。如对垂线、平行的概念的理解,我们有的同学往往只把铅垂向下视为垂直,只把水平放置的两条直线视为平行。这种以生活经验的影响代替对概念的认识,缩小了概念的内涵。同样是一种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在学习中应尽量自觉予以排除。第四步:通过联系、对比进行辨析在数学知识中,有不少是由同一基本概念和方法引申出来的综述及其相关知识或看来相同、实质不同的知识。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方法是用“找联系、抓对比”来进行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