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

ID:9269007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5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_第1页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_第2页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_第3页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_第4页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教育考试2o12年第1期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王日根张霞摘要:沈艾娣博士主要依据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加上其他地方史志,并辅以自己的实地寻访,对于生活于19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中叶山西太原乡下的及第举人在科举社会逐渐消逝时代的各种境遇进行了细致的白描.其中揭示出身处乡间的刘大鹏对科举制度变迁反应的迟钝,面对社会变迁形势而体现出的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以及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生活而被迫不断退却的人生历程,阐明了人生历程背后的心态史以及心态与人生走向间的相互关联,可以说这是一本很细腻,很有深度的个案研究着作

2、.因为个案研究案例独特,因而其中彰显的悲剧性或许只能揭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个人的成败固然有时代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个人的心态,品行与抉择均存在差别,且影响是根本性的.关键词:沈艾娣;梦醒子;刘大鹏沈艾娣博士[2]的论着《梦醒子:一位近代华北士子的人生历程(1856--1942))主要讲述了近代山西一位乡村士子的故事.主人公刘大鹏是山西太原赤桥村人,37岁中举人,三次参加会试,终未考中.身处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社会渐渐消逝的时代,刘大鹏的人生履历经过了多次角色转变.作者分别从"撰述者","儒者","孝子","民众代表","商人","农民"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尽可

3、能全面详尽地对其一生的主要事迹予以揭示.刘大鹏一生中保持写日记的习惯,五十年几乎未间断,这也是他每天进行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除了个人心路历程的记录,以及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还注意到,日记又是刘大鹏安慰自己的工具.其自传体取名为《卧虎山人》和《梦醒子》便是集中体现.不过,作者认为刘大鹏以陶渊明自喻是不妥的,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情况并不相同.刘大鹏因科考失败而未能进入仕途,陶渊明则是主动远离官场选择归隐.之所以以陶渊明自称,刘大鹏实际是在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慰藉.此外,他还留有其他类型的文字资料,如方志,书信,账本,游记.作为读书人,刘大鹏身上折射出了儒者的典

4、型品质,主要是对儒家价值理念的遵奉与推崇.但社会现实与此有太多的不一致,这就使得刘大鹏内心面作者简介:王日根,男,江苏兴化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研究(厦f-]361005);张霞,女,山西吕梁人,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361005)-k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0D88O236)的阶段性成果.'38?王日根张霞: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临种种挑战,充满矛盾.九岁入私塾读书,多年的经史学习生涯中,刘大鹏深受儒家伦常熏陶

5、.他甚至以老师传授的这些道德理念为自己的读书追求,而不仅仅是以此来应付考试.显然,刘大鹏的这个想法与其"学而优则仕"的理想是冲突的,从而让他自己陷入了焦灼中.特别是考取进士失败后,更强化了他内心的不安.刘大鹏的矛盾处境还体现在他对父母的感情上.他认为儒家道德观念中最重要的是孝道,所以,他十分注重孝顺父母.但实际生活很多时候与此是相悖的,比如,他不能成功考取科举带给父母荣耀,他不能在节日时陪着母亲身边,刘大鹏时常为此感到愧疚,并深深自责.如果说科考失败让刘大鹏无法如愿以偿地进入仕途的话,那么,科举制度的废除,在让他的仕途之梦破灭的同时,也使他面临着失业的直接威胁.新

6、教育体制下不再需要教授四书五经的传统塾师,刘大鹏很快就失去了教书的谋生之道.不过,举人身份使他仍享有地方威望,人们也还认可他,所以,刘大鹏一度从事商业活动,调解商业纠纷,参与地方政治事务.不过,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下,他未能彻底转变自己,更好地融人其中,最终只能回归农业.尽管作者将大量篇幅着力于刘大鹏的个人事迹,看似零散琐碎,实则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作者在序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刘大鹏的故事启发她做更大更深的思考.作为传统士子,儒家思想对刘大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种影响是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当国家长期将儒学置于正统地位时,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7、"作者更注重从实践层面的考察.另外,日记资料的阅读与实地走访的直观体悟,使作者对刘大鹏家及其故里山西地方在近代发生的变化颇有兴趣.时隔半个多世纪,赤桥村破败的旧街道依然显露着当年的繁华.作为明清"海内最富"的山西社会,在近代经历了哪些变化,是如何走向衰败的.这两点为本书讨论问题的落脚处.网围绕"儒家思想"和"山西社会变迁",作者将刘大鹏作为全书的主线.虽同样学习儒家经史诸书,但刘大鹏受其影响尤为深刻,彻底.正像老师刘武阳教育学生的,不要过多地关注考试,要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和个人修养.刘大鹏确实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认为自己应该按照儒家所提倡的行为规范来严格要

8、求自己,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