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笔记文献综述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

ID:9265403

大小:33.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5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_第1页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_第2页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_第3页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_第4页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外口译笔记研究综述口译,是通过口译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听辨原语,进行理解和解码(即建立意义单位,脱离语言外壳,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储存(脑记辅以笔记),再在头脑中转换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最后创造性地用目标语“复述”给受众的一个过程。口译的时间性和加工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译员熟练的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而口译笔记就是即席传译(交替传译)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吴钟明,2008:1)。口译笔记法是口译员在紧张的会场气氛中,在不干扰听辨源语的情况下,迅速地以简便的符号、文字等记录讲话重点内容信息的一种笔记方法。他只需要记录重点语义信息点和语言

2、逻辑结构。简单来说,它是由符号、文字加上斜线以及并列符、连接符和趋向符等来体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吴钟明,2008:1)。口译笔记能对大脑短时记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和提示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减轻译员大脑的负担,弥补其短时记忆的不足。另外,口译中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整理过程,有助于译员把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王斌华,2006:26)。DanicaSeleskovitch在对比“字面直译”和“反思性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了“脱离语言外壳”的理念,成为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的源头(仲伟合,2012:28

3、)。他和MarianneLeder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释意理论,构建了一个“口译三角模型”,强调译员在理解的过程中应“脱离语言外壳”,抓住意义(仲伟合,2012:30,77)。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Gile(1990;1994a,1994b)为代表的不少学者开始质疑释意理论,认为其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性的检验,研究路径缺乏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交流,术语界定过于模糊(仲伟合,2012:35)。Gile(1995/2011)构建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假说,指出了两个可能导致口译过程中出现认知处理问题的触发原因:一个事单个任务的精力

4、分配不够;二是任务总和的认知负荷接近饱和水平。从理论的经验层面来看,该假说可以用于解释一些口译的策略,如笔记要力求精简,记录过程尽量自动化,以求单个任务所占用的精力少一些(仲伟合,2012:36-37)。根据在CNKI和webofscience上搜索得到的数据,1995年至2014年间,国内共发表口译(英汉)笔记研究方面的论文125篇,国外共发表论文8篇(目前图书馆资源只有这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口译笔记教学,口译笔记理论和口译笔记发在其他英语教学领域的中的应用。这里主要叙述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和笔记教学。

5、1.笔记技巧与策略主要归纳和总结了笔记的语言,格式,方法,工具,符号和缩略语等的使用,这方面的研究是口译笔记研究者最先涉足的领域,主要是整和他人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笔记语言方面:传统上,笔记语言研究关注“使用原语记录”还是“使用目的语记录”。赞成使用目的语记录的理由:第一,这样做可以迫使译员脱离原语的语言表层结构,抓住深层意思;第二,这样做可以提高译文产出的速度和质量。提倡使用原语记录的理由:第一,在记笔记时进行语言转换会增加译员听辨阶段的认知负荷,影响其他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在语境不充分的情况下,译员理解可能出现偏差,而如果使用目的语记笔

6、记,记下的意思可能会需要再回头进行修改,反而会影响笔记过程。Dam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认为笔记语言与口译任务中的语言组合(原语或目的语)关系不大,主要与译员本身的语言组合(A语或B语)有关,其中主导笔记语言的是译员的A语(原语)。这一观点的提出给笔记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而CsillaSzabo使用同样的分类却得出与Dam截然相反的结论,认为主导笔记语言的是译员的B语(目的语)。戴炜栋、徐海铭对比了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受训译员的笔记原稿,发现职业受训译员笔记中使用的原语数量不如非职业受训译员多,但使用的目的语数量比非职业受训译员多。徐琦璐

7、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主导译员笔记语言的是B语。邓玮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交传笔记语言呈现明显的A语倾向性。另外,国内研究人员认为应该记录关键信息(关键词)、专有名词、数字、地名、人名,而何为“关键信息”却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关键信息”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有人认为应该记主语和动词;有人提出记主语和宾语即可;还有人提出介词也属于关键信息,需要记录。比如王锦程在《英汉口译中笔记的特点及其方法》中提出口译笔记应该记数字,专有名词,专业名词等,脱离原语的语言外壳,用目的语加符号记录;左嘉认为主位结构理论也为口译速记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使译员在信

8、息量大的话语语篇时,从宏观上把握语篇的间架结构,采用网状式的整体记录,避免点状式的局部记录,使口译笔记更加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苏跃和张晔在《谈口译中的笔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