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

ID:9256247

大小:10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5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_第2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_第3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_第4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不自由毋宁死》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自由,毋宁死1.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认识独立和自由的重要意义。2.掌握演讲稿大量使用问句和感叹句增强语势,突出感情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些写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亨利是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著名的《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者之一,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在反英斗争中发表过许多著名演说。2.探寻背景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

2、者则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作者则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登台发表了《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著名的演讲。1.识字注音(1)重点字缄口不语(jiān) 桎梏(zhìgù)   祈求(qí)沉湎(miǎn)铿锵(kēngqiāng)毋宁死(wú)陷阱(jǐnɡ)(2)多音字薄    模禁蒙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缄口不语:闭口不说话。(2)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3)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4)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难困苦,超出寻常。(5)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6)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4.词义辨析[(1)乞求·祈求·企求同:这三个词都有“希望得到”的意思。异:“乞求”指请求给予,“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企求”指希望得到。判断正误:①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村民们选择在镇政府官员面前下跪祈求,但镇政府官员对此置之不理。(×)②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古巴

4、接受放疗归国,向支持者发表演讲,含泪乞求上帝助其战胜癌症,称还要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事情。(×)③了解老百姓对幸福的企求,才能找准执政为民的方向。(√)(2)部署·布置同:都是动词,都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异:“部署”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布置”指具体安排、配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判断正误:①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研究部署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②澳大利亚队主教练约恩·乌里亚特在暂停时布置战术。(√)(3)置

5、之度外·置若罔闻·置之不理同: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异:“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置之不理”指把事情、人、言论、情况等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判断正误:①导弹发射时,我们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在现场开展工作,有的同事还写好了遗书。(√)②“新拆迁条例”明确规定未签订补偿协议不得强制拆迁,并明确取消了行政强拆,但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仍置若罔闻。(√)③包公文化园内荷莲飘香,一名女子走进荷塘内采摘莲花,一位大爷见此进行劝阻,而这名

6、女子置之不理。(√)1.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亨利是怎样争取那些主张与英国妥协、避免武力冲突的议员的?提示:(1)攻其心。亨利一开始就用委婉、舒缓的语调肯定他们的良善用心。这种求同存异的做法,为争取众多的拥护者奠定了基础。然后,他集中剖析了这些人的共同心理:“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此之谓幻想;认为“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此之谓畏惧。从而软化对方。(2)启其智。针对一部分人的幻想,他详尽陈述(北美殖民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英帝国)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妥协的错误想法,启发他

7、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指出“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3)奋其情。为了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立场分歧,争取广泛支持,他在人称的使用上很讲究艺术性,少用、慎用“您”,而基本以“我们”称对方。为了加强感人效果和说服力,他还大量使用了呼告、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2.“不要相信它,先生,那是在您脚下挖的陷阱。不要让人家的亲吻把您给出卖了。”句中“亲吻”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提示:这种“亲吻”只是表面的友好,是英国殖民者对殖民地的统治方略之一,目的仍然是要取得对美国的统治权,仍然要奴役美国人民,

8、这种微笑并不是给予了美国人民以人格的尊重和对美国主权的认可,微笑的背后是枪炮和战争,这才是更为可怕的。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主权,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是在出卖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爱国之人就应看清殖民者为其设立的陷阱,否则,人民遭受的将是亡国灭家的痛苦。作者在这里用“亲吻”一词有力地揭露了英国统治者对待殖民地的虚伪态度,也引发了当时美国人的深深思索。3.据相关资料记载,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