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

ID:9246317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5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_第1页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_第2页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_第3页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_第4页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中国话剧与西方戏剧有着与生俱来的渊源关系。要全面了解中国话剧,必须同时了解西方戏剧,了解西方戏剧曾经走过的路和创作的精品。西方戏剧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戏剧是戏剧的童年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戏剧可以区分为若干个阶段:1古代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古希腊戏剧(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末)起源于民间歌舞和宗教祭祀活动(祭祀酒神),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态。悲剧多取材于史诗里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喜剧则以逗趣为目的,比较通俗,穿插在仪式之中。当时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约前456)、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

2、406)、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前406),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美狄亚》(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中最杰出的是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前385),他的作品情节夸张、荒诞,甚至带有粗野成分,但是主题现实,在插科打诨中不无优美动听的抒情诗。代表作如抨击当时希腊内战的《阿哈奈人》。公元前2世纪希腊并入罗马共和国以后,古罗马受其影响,同样在重大节日期间演出悲剧和喜剧,作品基本上是由希腊戏剧改编演出的。2中世纪的宗教剧和即兴喜剧。欧洲中世纪,指的是公元5—15世纪大约1000年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漫长的时间

3、里,欧洲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基督教作为这个时期的精神支柱,规范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基督教徒禁止看戏,只有宗教剧除外。在教堂内外,题材单一的、由神职人员和教徒们客串的、表现基督生平事迹和宣扬基督道德的戏剧性表演又被称作“圣迹剧”、“道德剧”7。它们穿插在宗教仪式(如唱诗活动)中,特别在复活节庆典活动期间比较活跃。至于在日常的乡镇和城市市场里,则年复一年地由流浪艺人表演着滑稽的世俗闹剧,又称“即兴喜剧”、“笑剧”、“假面哑剧”。尽管世俗间闹笑的即兴喜剧因陋就简,文学价值不高,但是娱乐性很强,在中世纪刻板、压抑的漫漫长夜里成为生活的调味剂。3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莎士比

4、亚戏剧。所谓文艺复兴,指14—16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一场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蔓延整个欧洲,它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成就作为由头,实际上反对中世纪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禁锢。进步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们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追求现世的幸福,赞美人的理性与智慧。这一时期,宗教剧在欧洲各国陆续被废弃,古典戏剧被重新发现,包括歌剧、芭蕾在内的剧场建筑趋于专门化,平民中的即兴喜剧普遍泛滥,形成了戏剧的又一个繁荣期。特别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莎士比亚(1564—1616)为主要代表的英国戏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一面耀眼的旗帜。莎士比亚是平民出身,当过演员,善

5、于创作剧本。他靠他的戏剧不仅得到了贵族的青睐,还建立了自己的剧团和剧场,曾带着剧团进皇宫去演出。他和他的演员因此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剧团因此被称为“宫廷大臣剧团”,后来又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自己还获得了“绅士”称号及新纹章。莎士比亚的戏剧既有喜剧、闹剧,又有悲剧、悲喜剧;题材既涉及历史,又涉及现实;人物充满个性,语言富有诗意和哲理。他的大量作品是世界戏剧宝库里的珍品,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417—18世纪法国、德国的古典主义戏剧和启蒙戏剧。文艺复

6、兴浪潮波及17世纪的法国。尤其在路易十四宫廷的支持和扶植下,法国形成了古典主义戏剧流派。剧作家们遵循古希腊哲学家兼文艺评论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一律”这一戏剧基本法则,创作了一批结构严谨、语言质朴典雅的悲剧和喜剧。代表性剧作家有高乃依(1606—1684)、拉辛(1639—1699)、莫里哀(1622—1673)。其中莫里哀的喜剧如《可笑的女才子》、《答尔丢夫》(又名《伪君子》)、《吝啬鬼》(又名《悭吝人》)等最为著名。7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空前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思想和宗教观念进行了全面批判,被称作启蒙时代。启蒙戏剧对宗教剧和古典主

7、义戏剧都是一种反叛。法国的启蒙运动主将、戏剧理论家狄德罗(1713—1784)出身于刀剪作坊主家庭,提出了建立市民戏剧和严肃喜剧的纲领。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是钟表匠的儿子,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启蒙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德国则以莱辛(1729—1781)为民族戏剧的创始人。莱辛办过报刊,主编过《戏剧文库》、《汉堡剧评》。仅仅在每周两期的《汉堡剧评》上,他就发表过104篇评论。莱辛不赞成戏剧的“三一律”和戏剧人物的类型化,重视戏剧的教育功能,强调戏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提倡现实主义。在他那个时期,18世纪70年代,德国有一批青年剧作

8、家发起过一场短暂的“狂飙突进运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