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

ID:9234245

大小:195.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4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_第1页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_第2页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_第3页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_第4页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_顾聆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年第$期总第%"&期$!"#’()*+,*-.’//0-1)2+3文章编号:%""456%"&(!""#)"$5"%7"5"$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顾聆森(%8中国昆曲博物馆,江苏苏州!%$""7;!8江苏省昆剧院,江苏南京!%"""&)99摘9要:魏良辅的声腔改革是对南曲音乐的综合改革,昆山腔不是昆曲的单一母体。魏良辅的声腔改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舞台语音排斥了正宗的苏州方言,而选定了“苏州—中州音”,从而为昆曲吸收北曲和流传全国奠定了基础;二是发明了“依字行腔

2、”的歌唱方法,即以字声、字韵决定演唱腔格,以求四声的中正得宜,从而进入一种“字清、腔纯、板正”的歌唱新境界;三是乐器伴春天的组合大成。由是论定:昆山腔、昆曲、昆剧不应该混为一谈,应把“国初”以顾坚为代表的地方声腔称为“昆山腔”,把魏良辅的新声腔称为“昆曲”,而把《浣纱记》以后昆曲歌舞演故事的形式称为“昆剧”。99关键词:昆曲;声腔改革;魏良辅;戏曲研究99中图分类号::#"6869999999999文献标识码:2%&’()*+,&-5./;0123,456.278<(0=>?5@A>99魏良辅“立昆

3、之宗”的成功,确定了他在曲坛的声望和地钮少雅《九宫正始·序》中透露了一些讯息。钮氏“序”说:位,明代已有人已把他称为昆曲的“鼻祖”、“曲圣”了。然“弱冠时,⋯⋯余特往之,何期良辅已故矣”。已故几年,不得而,这样一位昆曲的“鼻祖”、“曲圣”,资料留存却微乎其微。而知,但知钮少雅生于嘉靖&4年(%$7&),古人!"岁称“弱不仅生卒年月至今迷雾一团,其籍贯也众说纷纭,一说昆山冠”,则魏良辅卒于%$#&年以前,其时已是明万历年间了,魏人,一说太仓人,一说祖籍江西豫章,后迁居太仓。而仅存的良辅当享高寿。一千多

4、字的著述《南词引正》,直到上世纪7"年代才见到原魏良辅原是北曲家,后改习南曲。明余怀《寄畅园闻歌貌,而这以前传世的只是被删节过的稿本(即《曲律》)。记》这样记述了魏良辅改革南曲的动机和经过:现存的资料可以推断,魏良辅生平最主要的活动时期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已知金坛曹含斋嘉靖!7年(%$&B)为魏良有曰⋯⋯南曲盖始于昆山魏良辅云。良辅初习辅《南词引正》作序,表明其时魏良辅的声腔改革至少已在后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期。又据宋直方《琐闻录》载,魏良辅与张野塘定交,“时年十年。当是时,

5、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五十余”,这是魏良辅嫁女的年纪。“野塘既得魏氏,并习南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曲,更定弦索章节,使与南曲相近”,由此可证魏良辅改革声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吴中老曲师腔年在“知天命”之后,从曹含斋写叙之年前溯“五十余”,可如袁髯、尤驼辈,皆瞠乎自以为不及也。"知魏良辅的生年当早于%&6B年。魏良辅的卒年,明末曲家!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重点课题“昆曲学”(项目编号:6#C<2"7)阶

6、段性成果之一。本文作者为“昆曲学”子课题“中国昆剧志”音乐条目编写人。作者简介:顾聆森(%6&459),男,汉,江苏苏州人,中国昆曲博物馆研究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昆剧院艺术顾问。研究方向:昆曲理论研究。"余怀《寄畅园闻歌记》,《虞初新志(四)》,第!4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年第$期总第%"&期’()*+,*-.’//0-1)2+3魏良辅之所以要改革南曲,直接的原因,余怀说是因为应”)之论。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而吴江曲家沈宠绥则是说魏良辅“生徐渭所描述的“字虽不

7、应,殊为可听”,远不是魏良辅心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才对它进行手术的。意思差不多。目中的南曲演唱和伴奏效果,魏良辅对南曲的改革尽管没有魏良辅之前,南曲的“平直无意致”和“讹陋”,大致表现超越语音、歌唱、伴奏这三个领域,但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深刻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多。一在语音。南曲大抵都用方言歌唱,因而声腔种类特别在声腔语音选择方面,魏良辅拒绝了昆山或太仓的土“纷纭不类”,例如海盐、弋阳、余姚、昆山“四大声腔”之外,音,甚至排斥了正宗的苏州方言。魏良辅把新声腔的歌唱语尚有杭州、义乌、青阳、四平、乐平、

8、太平等声腔。正是由于五音确定为“苏州—中州音”。“苏州—中州音”是苏州方言方语音不一,才有不同的民歌、民间小调,从而形成了流传于(吴侬软语)和中州语音的一种混成体,这种语音形成于南方言区域的民间声腔,而民间声腔受到方言语音的严重局宋。公元%%!4年,北宋灭亡,宋都南迁临安。随着官僚贵族限,决定了它们一般都不可能广为传播;二在歌唱。南曲歌集团的南下,旧都开封一带(中州地区)的语音也带进了吴语唱有较大的随意性,“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徐谓区域,于是在吴语区逐渐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