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33980
大小:421.2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4
《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_兼论明人的学诗路径_张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0卷第1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50,No.12013年1月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Jan.2013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兼论明人的学诗路径张毅(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由具体而微的声韵、体制入手,倡言“诗必盛唐”而追摹唐诗特有的声情和神韵,是明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的学诗路径。明代诗人对唐诗的审美接受和理论阐释,经历了从浑厚圆融的声响、音调模拟,到具体而微的格律用韵分析,再超越声律格调而走向对诗之兴象风神的审美感悟,这样一种探索唐诗声韵之美
2、的曲折过程。与审音辨体的“格调”论相伴随,对唐诗“神韵”的揭示和阐释,一直影响着明代唐诗接受的走向,虽说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唐诗的韵外之致,但对唐诗美典奥秘的领会已逐渐趋于深入。关键词:唐诗;声律;音节;格调;神韵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13)01-0116-11一与宋人学唐诗多注重其语意结构而在意新语工上下工夫不同,明人的唐诗接受多从对唐诗声李东阳论诗主张“音响与格调正相称”,历来调体格的仿效入手,用心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导被认为是明代唐诗接受格调论的开山者,但“格致了“格调”论的流行和“神韵”论的产生。李东调
3、”一词并非李东阳首创,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阳可以说是明代以“格调”论唐诗的第一人,他偏经被大量使用了。它原为音乐术语,在宋代被用重于从格律与声调的关系来论说唐诗,非常重视来形容诗歌风格。如王禹偁的《和庐州通判李学诗歌的音乐美。“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何景士见寄》之二:“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明,以格调论唐诗而注重体格与音调的关系,他们清。”①王令的《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有关作诗以唐音为尚是否还要法其体式的论辩,其二:“清新格调空吟讽,猥冗言辞自咄嗟。”②都问题的核心也在诗的声调音节上。唐诗的美体现是以格调形容诗歌风格的清新。杨万里为《东野在声韵、
4、体格、兴象和意境等各个方面,见于声色农歌集》作序时,引戴昺诗云:“安用雕锼呕肺肠,格调而观止于风神情韵。以谢榛、王世贞和李攀辞能达意即文章。性情元自无今古,格调何须辨龙为代表的“后七子”,以及胡应麟、许学夷和陆宋唐?”③以为无须用“格调”来分别唐音宋调。时雍等诗论家,除审音辨体更加细致之外,还注重至明代,“格调”一词除具风格的含义外,还被用领会唐诗的兴象风神,涉及对“韵外之致”的唐诗来泛指某种诗的体格,如高棅《唐诗品汇》说:“乐神韵的审美感悟。天每有所作,令老妪能解则录之,故格调扁而不高。”④陈谟《秋云先生集序》云:“余不及见其著收稿日期:2012-10-1
5、6作者简介:张毅,男,云南曲靖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①王禹偁:《小畜集》卷十,四部丛刊本。②王令:《王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③戴昺:《东野农歌集》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④高棅:《七言古诗叙目》,《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⑤陈谟:《海桑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期张毅: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117述,而获其诗词。读之大概,律诗有廷筠、义山之者,谓有长短之节,非徒永也。故随其长短,皆可风流;宫词得仲初、文昌之格调,变陈言为雅辞,发以播之律吕;而其太长、太短之无节者,则不足以新意于众见。第之作
6、者,允为名宗。”⑤明人用格为乐。今泥古诗之成声,平侧长短、句句字字,摹调论唐诗时,开始偏重于“格调”的音乐质性,有仿而不敢失,非惟格调有限,亦无以发人之情性。就声律言格调的倾向。如胡俨《阅古作寄简子启若往复讽咏,久而自有所得。得于心而发之乎声,八首之三》云:“声律精严格调难,更兼词气有波则虽千变万化,如珠之走盘,自不越乎法度之外澜。性情吟咏随时见,雕琢何须刻肺肝。”①以声矣。”⑤也就是说,诗要传世,除辞能达意外,还须律言格调,显然是在强调其音乐性,但诗之格律与合于音律而可歌可咏。声调的关系则语焉不详。以声乐论诗而重格调,与推崇“盛唐之音”的李东阳关于“格调”
7、说最有名的论点是:“诗格高调响不无关系。李东阳认为李、杜诗歌之所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以高于其他诸家,就在于他们的乐调使用得当。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他说:“陈公父论诗专取声,最得要领。潘祯应昌眼也。费侍郎廷言,尝问作诗,予曰:‘试取所未尝谓予诗宫声也。予讶而问之,潘言其父受于乡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先辈曰:‘诗有五声,全备者少,惟得宫声者为最得。’”②李东阳论诗强调“具耳”和“协音律”的重优,盖可以兼众声也。李太白、杜子美之诗为宫,要,认为要识诗的“格调”,须用耳目辨声色,诗之韩退之之诗为角,以
8、此例之,虽百家可知也。’予“调”指诗歌的声响、音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