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

ID:9232213

大小:189.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4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_第1页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_第2页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_第3页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_第4页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鉴赏评价技巧点拨曹保顺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我们发现考生对信息筛选题大多得心应手,然而一旦涉及到理解并进一步分析鉴赏时,就会得分甚低。究其原因是考生不知如何下手,且答题不规范。为此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中鉴赏评价的问答类型,归纳了几种模式,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解题技巧。一、人称表达类考查方式: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技巧点拨:(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的作用

2、。解题示例:(1)[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附原文第五自然段: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

3、!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丰子恺《杨柳》)[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17(2)[2006年山东卷第16题]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附原

4、文第一自然段: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朱增泉《文赤壁》)[答]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

5、的重要地位”)二、修辞方法类考查方式: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命题。技巧点拨:(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这类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在答题时点明所用修辞方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方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3)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解题示例:(1)[2006年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毕淑敏《造心

6、》)这句话。[答]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2)[2006年江西卷第17题]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附原文画线段落: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

7、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周涛《秋光里的黄金树》)[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18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3)[2006年江苏卷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附原文开头两段: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