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28193
大小:554.9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4
《乐器声学原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器声学原理探析●最早的“音响”●“狼音”&“松香味”●串联共鸣(埙)●锥形钟乐器产生与发展于人类劳动创造的过程中,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产物——是最早的“音响”。今天,我们通过现代音响设备所聆听的,很大一部份内容仍然与各种乐器有关——尤其是古典音乐。音响与乐器——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相通的。探索乐器的发声原理——对于音响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与欣赏音乐。□乐器声学原理探析之弦乐器篇●弦/膜/板振动的驻波——实质上都是“并联共振”。弦乐器共鸣箱可产生“波导”驻波(λ/2共振,λ/4共振),也可形成“亥
2、姆霍茨共鸣器”(有音孔)——前者为“分布参数系统振动/并联共鸣”(同管乐器),后者为“集中参数系统振动/串联共鸣”。实际上,二胡并非“活塞式振动”——二胡为膜振动,产生横波。虽然振幅比板振动(如板胡)大,接近“活塞式振动”(尤其低频时),但同板振动一样都属于“分布参数系统”振动,产生“并联共振”,即驻波——而“活塞式振动”(如弹簧振子)则是“集中参数系统”振动,产生“串联共振”。●弦乐器共鸣腔驻波并非整体性的空气柱“λ/4共振”——两侧封闭端至中间音孔分别形成“λ/4共振”,但可形成整体性的“λ/2共振”(音孔处为波腹)——而整个共鸣腔与音孔又可形成“亥
3、姆霍茨共鸣器”。音孔如小提琴共鸣腔驻波共振f0并非为250Hz(L=340mm,λ/4共振)——从频谱图可以看出,其共振峰从400-500Hz开始——294Hz则是“亥姆霍茨共鸣器”共鸣频率。小提琴两个f孔处宽度方向可形成“λ/2共振”(开管)——厚度方向则可形成“λ/4共振”。●弦振动为“偶极子”型——横波形成偶极子相邻的“端射阵”;各波峰/波谷前后方向又形成偶极子,最大辐射方向与前者相反——故弦的辐射声功率Wr↓,一般作为“传导器”耦合板/膜振动,以↑Wr。弦振动只有形成驻波时才能↑Wr——横向为“同相小球源”,Wr↑/指向性↑;纵向可形成“线列阵”
4、,但指向性↓。所谓“松香味”——实际上就是松香足→摩擦系数↑,可以产生丰富的谐波——低次谐波可↑质感;高次谐波(泛音)能够使声音细腻,清晰度↑;偶次谐波可以使声音更动听。●驻波与声辐射——弦/膜/板共振形成驻波时——为“对称性振动/同相辐射”。横波(2)同时向外压缩空气——声压P/振速V达到最大值时,振幅A为最小值(此时辐射阻Rr最大);声压P/振速V为最小值时,振幅A达到最大值——然后上下交替,周而复始。弦/膜/板驻波“对称性振动”实际上似乎不可能——介质“分身乏术”;若“分身有术”,则振幅不会很大——尤其介质材料的弹性模量比较大时。“分身有术”——弦
5、/膜/板振动横波的驻波,类似于板中纵波(S型兰姆波),都是介质上下表面质点作“椭圆偏振”——但前者为横波,振动方向与声辐射方向相同,波速u=0(驻波),振速v↑,故其能流密度I↑,辐射声功率Wr↑;而后者为纵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纵向)相同,而与声辐射方向(横向)垂直,波速u↑,但能流密度主要为纵向,“椭圆偏振”为泊松效应引起的横向振动,故模态密度↓,Wr↓,一般不会产生声辐射。一般资料上所述“弦驻波”,都是单一横波交替上下振动,但这又不符合“驻波”定义——故有待进一步探讨。●薄板弯曲波模态密度大的条件——密度小/刚度大。桐木板完全满足上述条件——故
6、中国传统弦乐器大多以其为音板,如古琴/筝/阮/琵琶等。桐木质轻软/不变形,具有优秀的声学品质;透声性好,毛孔大——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桐木的声导纳↑(透射系数↑),即使共鸣腔为封闭结构,内部共鸣声波也能够传播出来——封闭结构共鸣腔主要为“λ/2共振”(两端波节),厚度方向则可形成“λ/4共振”——桐木音板处为波腹。●一直以为古筝/琵琶的共鸣腔为封闭结构——其实古筝的音孔(3)在底板上,而琵琶的音孔(1)在“覆手”下面——都是“藏而不露”。琵琶音孔面积小,共鸣腔内部声音反射↑,混响过度——故音色“粗犷”。古筝音孔面积大小恰当,混响适度——故其音质清澈,
7、又具有一定“弹性”(余音缭绕)。●电声弦乐器(如电吉他/电小提琴/电古琴)——拾音器直接将琴弦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器/音箱发声——无需共鸣箱,音色更丰富(可通过“调节器”调节)。拾音器(Pickup)——是一个电磁感应的信号转换装置,与麦克风(MIC)不同——与声波的空气振动无关。“真正意义上的弦鸣乐器”——电声弦乐器主要为“弦振动”,与传统弦乐器不同(“弦振动”耦合“板振动”/“膜振动”)——虽然不同材料的琴体“板振动”也会对音色产生影响。“弦振动”主要产生“奇次/偶次谐波”(谐波频率与基频成整数倍关系)——而“板振动”/“膜振动”/主要产
8、生“间谐波”(谐波频率与基频不成整数倍关系)。偶次谐波可以构成“谐和音程”——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