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

ID:9227667

大小:199.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4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_第1页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_第2页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_第3页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_第4页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观_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历史观、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吴怀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历史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历史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作为安邦兴邦的借鉴,王夫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读通鉴论∀卷六!光武帝∀),安邦兴邦的实现,总是受一定的历史观与历史思维的支配。以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思维对历史总结,对于安邦治国、理政,有重大意义。重视总结历史的传统与历史观中

2、国史学史上突出的是以史为鉴的思想,从历史观与历史思维上说,表明了在历史过程中,有重复性的东西在对历史产生作用;在历史的upsanddowns中,是可以找到支配变动的原因的。面对古今多少兴亡事,人们发生无限的感慨。仔细读古代!周易∀、!尚书∀、!诗∀以及!三礼∀,我们可以体察这些书籍的眼光,它的盛衰总结的见解,给人的启发是很深的(详见拙作!中国史学思想史∀第二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这些书籍对鼎革迁移时代的经验进行总结,显示出每一个朝代都呈现出兴衰的变动。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直观地展示出殷代的历史过程是:从殷的兴起到帝雍己的

3、衰,以后是:复兴、衰、复兴、衰、复兴、衰、益衰、亡。一代王朝的历史,就是这样变动的场景。司马迁的历史兴衰论,提出的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承弊易变的思想,丰富了联系思维,发展了借鉴的历史观。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重新开修的梁、陈、北齐、北周、隋五史,贞观十年修成。这五朝史有简谓之为五代史。贞观二十年修!晋书∀,二十二年修成。这已经是六史。后来李延寿又作成南、北二!史∀。前后不过30年,在!二十四史∀中,有8部正史是在唐初修成的。无疑,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历史总结。唐代贞观之治的出现,和重视历史总结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辽代的圣宗在治国中,特别

4、关注历史的借鉴意义,说: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远则唐太宗,次则后唐明宗,近则今宋太祖、太宗也,他希望从唐代高祖、太宗、玄宗的历史中,找到智慧,作为治理社稷的借鉴,使自己能成为如同唐代太宗、高宗一样的圣世之君,他又注意从先世的失误中,得到教训,借鉴历史的得失,使自己成为一代英主,造成一个兴盛局面来。借鉴历史观在金代的统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太宗重视历史借鉴,他在位32年出现的大定之治,和他对历史的重视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北宋神宗时期,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的编年体通史。!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记叙了从战国时

5、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全书贯串了总结政治盛衰的意识,突出是从政治上总结历史兴衰的理念。司马光说: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进∃资治通鉴%表∀)!通鉴∀的指导思想是资治二字。(白寿彝师:!说六通∀,载!史学史研究∀1983年4期)司马光把稽古、师古,即借鉴历史,与治理现实,即资治,联系成一个整体,他说:7历史观、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臣闻史者,

6、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故人主不可以不观史。善者可以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自生民以来,帝王之盛者,无如尧舜。!书∀称其德,皆曰:稽古。然则治天下者,安可以不师古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五十二!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稽古与资治相一致,根本点是,总结历史以安邦、以兴邦,追求尧舜之治盛世出现。!资治通鉴∀总结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有价值的。司马光从王霸无异道思想出发,构想盛世是三代,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这也反映了他对兴邦的希望,以及他写史的动机。!通鉴∀总结出的安邦的经验是要把仁、明、武和官人、信赏、必罚作为政

7、策措施的依据,要兴邦就要以民为本,等。司马光的人材思想很丰富。如:用人察实绩,用人不讲门第、阀阅,用人不论亲疏,用人当容其短。在理政上他提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太祖高皇帝十一年)!资治通鉴∀引唐魏徵的观点,提出治国之十思:人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壅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兼是十思,而选贤任能,固可以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苦体以代百司之任哉!是非常宝贵的,(!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太宗十

8、一年;!旧唐书∀卷七十五与!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文字稍异)突出了宴安则思后患的忧患意识与选贤任能的依贤才治理社稷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