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27502
大小:274.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4
《《棋王》的文化寻根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棋王》的文化寻根意识张巧文(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广西南宁530000)摘要:阿城是一个在创作中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自觉追求意识的作末.他的中篇小说《棋王》浸润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寻根色彩.本文分别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供王》文化寻根蠢识.关键词:文化平根庄禅哲学I中田分类号-110—_02【文献标识码JAI文章编号l1006-9410(2002)03·0146—05。文化寻根”思潮是一种在创作上渣筋于20世纪鲫年代初期,在理论上肇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化景观,是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之后兴起
2、的重要文学思潮.“它具有双重含义z一是与文化个性体相关的生理血缘上的反时间向度的回溯,表现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对家族、家乡、血脉渊源,或对民族气质、国家意识的追寻;二是与文化整合体相关的历史文化上的深层开掘,表现为社会群体对人类精神童年、心灵家园的反顾、侦巡和细察.”(李林荣的‘真情驱遣的文化突围一一重审“文化寻根”思潮》)“文化寻根”并非一种突兀而至的文学现象。从。伤痕”到“反思”到“改革”.再孕育成。文化寻根一’体现了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寻根”小说可以说是“反恩”小说的扩大与深化.阿城是一个在创作中对中国文化有着自觉追求的作家。他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一文中指出:“文
3、化是一个绝大的命题,文学不认真对待这个高于自己的命题是不会有出息的.”“没有一个强大的、独特的文化限制.大约是不好达到文学先进水平这种自由的,同样也是同世界对不起话的。”他还说:“若使中国小说能与世界文化对话。非要浸出丰厚的中国文化.”阿城不但在理论上强调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更注意文化本源的追寻与思考,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中国文化氛围.中篇小说‘棋王)就是。文化寻根”的代表作.在‘棋王)中,阿城主要通过对“棋呆子”王一生在“文革”时期的人生经历的叙述,展现了王一生的人生见解和精神特质.作为城市平民的后代,王一生从小就体会到社会的艰辛和人生的困苦。他以彻底的逆
4、来顺受和无欲无求来适应艰苦而无望的生活.并达到了一种超乎世俗的个体精神的审美的境界.吃食、棋艺和交游自然,构成了他内在生命与精神的充分的自足与自在.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对未来生活的任何奢望,唯一能够使他获得乐趣、忘却尘世烦恼的,只有下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是他的铭言.不过.王一生对棋道的顿悟,以棋道为心道,则是师法于一位拣破烂为生的老者.这位老者.运棋如神,然而却严格遵循着“为棋不为生”的祖可lI.在最低下的社会地位上保持着最自由的心灵.王一生从老者身上得到启示,决意摒弃物质生活的困扰,自觉地从下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固此,当他下乡插队不愁一日三餐时,仍然
5、没有与象棋绝缘,甚至下得更凶。他苦于边城荒壤寻不到对手,竟请假外出,满山遍野去会天下“异人”。最后在与九名高手进行车轮大战时.完成了棋业中146万方数据辉煌的一举。赢得了“棋王”之美称.‘棋王'的整个情节.猛然一看,似乎没有半点斧凿的痕迹,没有戏剧性的情节结构,作者好像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然而只要你细细品味,就会体悟到作品有一股深奥奇特的“道风”贯注.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蕴藏着浓郁的浪漫笔调,显出了“奇文”的特色.王一生的经历就颇带传奇色彩.“不可能解决串连时的吃喝阊慝的棋呆子”,竟然也在“文革”初去串连了,而且途中发生了被人当成小偷的奇闻;在派性冲突时期,他奇异地遇上了
6、拣破烂的老头儿,得到一本“异书”,并聆听到他终身不忘的道家“棋训”.在深山野林里,他则巧遇了“将棋炼进禅宗.自成一路”的。象棋世家”后代。脚卵”;在“车轮大战”中又遇到一位。山区世代后人”的地区冠军,并赢得了一番好不玄乎深臭的赞叹.至此,作者最后完成了。棋王”形象的塑造,结束了情节,同时也点出了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棋王'里,下棋已不仅仅是一种缓解生存与环境的尖锐冲突、遁入内心超越苦难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同时也象征着民族精神的道路.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所以说,‘棋王)从内容和情节上均体现了“文化寻根”意识.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历史和现实的综合体.本身就具有一种独
7、立的多样化的审美特质.曾在不同程度上塑造过各种不同社会层的中国人的性格的先秦诸子哲学,作为一种人生经验和理性思辨的结晶。无疑也进入了民族的文化积淀,以至在不同的时代都要以不同的方式,或隐或现,或直白或曲折地表现为某些中国人的糟神支柱和理想追求.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会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跨越某些现实的功利的门槛,到达极致的境界。作为文化小说奠基作的‘棋王》,不仅在于作者完全是在一种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完成作品,而且他更高明地接着汪曾祺、李杭育一路写下来,写文化由风俗民情跨越生活方式一下子扑到人本身.文化在他的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