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18280
大小:520.7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23
《有效微生物群_em_发酵稻壳饲料试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陕西农业科学2014,60(06):15-16Shaanxi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有效微生物群(EM)发酵稻壳饲料试验分析熊忙利,张兆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摘要:本研究通过测量EM发酵组和对照组pH值变化、EM发酵饲料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和第8天发酵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变化。旨在说明有效微生物群(EM)发酵稻壳的优点。实验表明:实验末期(6~8d)时,EM发酵稻壳的温度基本恒定在40℃-45℃之间;实验组pH下降到4.5以下,对照组pH在5.0以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粗蛋白提高了2.21%,差异显著(P<0
2、.05)、实验组比对照组粗纤维降低了8.60%,差异显著(P<0.05)。关键词:有效微生物群;EM;秸秆EM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等细菌经过1材料与方法特殊发酵而成的微生态制剂。它是一种有益菌,是一种用于养殖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常温条件1.1试验材料下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同时对动物具有抗病防粉剂EM北京格林宏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产病、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产蛋品;红糖、水、稻壳、尿素、食盐等;pH精密试纸。率、日增重、改善肉蛋品质和风味等功效。稻草、1.2试验方法麦秸等这类纤维素副产品少量用于编织,造纸、沤本试验设两个处理,EM发酵组和对照组即肥或秸秆
3、还田,相当大的部分没有被利用。据不自然发酵组(氨化处理)。在发酵的0d、2d、4d、完全统计,世界上被利用的秸秆不足3%,我国目6d、8d进行采样,测量EM发酵组和对照组pH前的秸秆利用率为30%左右,其中大部分未加处值变化、EM发酵饲料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理,经过技术处理利用的仅占3.0%。综合利用并测量第8d发酵饲料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变化。的潜力很大。1.3数据处理农作物秸秆化学成分的特性,其营养价值很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归类计算平均数和标准低,用它作为主要粗饲料来饲养反刍动物,尚具差,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有许多限制性因素。一是纤维素类物质含量高;2结果与分析二是粗
4、蛋白含量低;三是无机盐含量低,并缺乏动2.1EM发酵饲料温度变化物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表1EM发酵饲料温度变化等,以及钴、铜硫、硒和碘等矿物质元素。例如,秸秆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硅酸盐,它严重影响病胃时间/d发酵饲料温度环境温度中多糖类物质的降解作用,Ca和P的含量一般也0~215℃左右2~640℃以上15℃左右低于牛、羊的营养需要水平,许多地区钴、锌、硫、6~845℃左右硒和铜等元素也明显缺乏;四是可消化能值很低。由于上述秸料的营养限制因素,严重影响了家畜表1可见,发酵初期(0~2d)EM发酵稻壳对秸秆饲料的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5、,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小,保持在制约了动物生产性能的表现。因此要科学地利用15℃以下;发酵中期(2~6d)温度迅速上升到秸秆来饲喂家畜,必须利用EM来提高秸秆饲料40℃以上;发酵末期(6~8d),温度上升趋势减营养价值这一有效途径,这个途径是秸秆的综合缓,稳定在45℃左右。环境温度在整个发酵期间处理和营养物质的添补。比较稳定,一直在15℃上下波动。2.2发酵饲料pH值的变化图1可见,EM发酵稻壳和对照组的pH值都收稿日期:2013-12-03修回日期:2014-01-17第一作者简介:熊忙利(1978-),男,陕西省咸阳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6、·15·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第60卷第6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发酵第6EM处理组,维持在5.0以上,比较两组数据在相dEM处理组pH值下降到4.5以下,而对照组的同发酵时间内pH值,EM处理组显著低于对pH下降较缓慢,并且在试验期内其pH值都高于照组。图1发酵饲料pH值的变化2.3发酵饲料营养成分的变化得较为理想的发酵效果。本次试验由于时间和条表2发酵8d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变化件所限,关于控温发酵试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饲料处理组粗蛋白/%粗纤维/%(2)稻壳发酵后pH下降到4.5以下,可见利实验组(EM发酵)10.37±0.25a27.08±0.25c
7、用EM发酵生产以稻壳粉为主、适当添加能量和bd对照组(氨化处理)8.16±0.1335.68±0.21蛋白质原料的生产发酵饲料是可行的。此外,EM注:不同字母为差异显著。发酵稻壳有独特的类似于酒曲和苹果的酸香味,表2可见,实验组(EM发酵)粗蛋白为改善了饲料的风味,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10.35%,对照组(氨化处理)为8.16%,实验组(3)EM发酵有助于将动物难以利用的粗纤(EM发酵)比对照组(氨化处理)粗蛋白提高了维分解成所有动物都能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并2.21%,实验组(EM发酵)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可利用非蛋白氮来合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