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

ID:9217781

大小:3.45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4-23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_第1页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_第2页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_第3页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_第4页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雪光 从_黄宗羲定律_到帝国的逻辑_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周雪光[内容提要]本文在中国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国家治理逻辑。在前半部分,以近年来学术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黄宗羲定律”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历史上税收财政领域中“杂税丛生—并税式改革—杂税丛生”的周期性现象,解读其中折射出的中华帝国的治理困难和由此衍生的制度安排。在后半部分,则着眼于中国大历史脉络,提出三对(概念)关系——“委托与代理”、“正式与非正式”、“名与实”——来概括中华帝国的治理逻辑,特别强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存转化的核心地位,阐述这些关系以及相应的分析概念和研究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国家与中华帝国面临着类

2、似的治理困难,而且这一治理逻辑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深刻的适应危机。[关键词]国家治理帝国逻辑非正式制度黄宗羲定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余年的历程中,国家建设经过了从全能国家、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放权搞活等多种形态的沧桑之变,其变化之大、速度之快,常常使得身居其中的人们感到扑朔迷离,难以把握。然而,其间的反复曲折,从收权与放权间的上下浮动到经济领先与政治教化间的左右摇摆,去而复来,似曾相识。从中国大历史的脉络中来俯瞰人民共和国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21世纪的当代中国正在其深长的历史轮辙中识别着路径方向。这一观察也启示着我们,细心解读中华帝国的历史遗产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国家转型过程所

3、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ZhouXueguang,DepartmentofSociology,StanfordUniversity;SociologyDivision,E-InstituteofShanghaiUniversity)。*本文在写作、修订过程中得到蔡禾、冯仕政、刘世定、史普原、田毅、应星、赵树凯、周飞舟、“城市化过程中的基层政府”讨论小组学友以及匿名审稿人的批评指正,特此感谢。依学术惯例,文责自负。□108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

4、史线索*本文试图从中华帝国的历史脉络上重新审视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在展开下面的讨论之前,首先需要澄清本文使用的“帝国”这一概念的蕴意。在当代思潮中,“帝国”一词常常与强权侵略、殖民统治相联系,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色彩。但本文的用法与此不同。史学家伯班克和库柏(Burbank&Cooper,2010)曾在另外一个意义上讨论了“帝国”的概念。他们指出,帝国架构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中囊括不同的种族、文■周雪光化、区域,因此有利于发展包容性治理模式。在世界史上,帝国一度是古代文明的主要组织形式,如中华、罗马、蒙古、奥斯曼等帝国形态曾经极大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

5、促就了帝国的崩溃瓦解。与庞大的帝国疆土相比,民族国家以族群、文化、宗教信仰单一或高度同质性为特点。(Anderson,1983)在这里,帝国不仅体现在艾[内容提要]本文在中国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国家治理逻辑。在前半部分,以近年来学术森斯塔得(Eisenstadt,1963)所说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类型”,而且因其规模特征而面临着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黄宗羲定律”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历史上税收财政领域中“杂特定的组织困难和挑战,诱发了相应的治理模式,体现在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行为定税丛生—并税式改革—杂税丛生”的周期性现象,解读其中折射出的中华帝国的治理困式之上,即帝国的治理逻辑。

6、难和由此衍生的制度安排。在后半部分,则着眼于中国大历史脉络,提出三对(概念)关中华帝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例子。《红楼梦》中王熙凤一句“大有大的难处”的系——“委托与代理”、“正式与非正式”、“名与实”——来概括中华帝国的治理逻辑,特别感叹道出了帝国治理的难处所在,即规模之累。帝国的架构包容了多元文化和地域间强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存转化的核心地位,阐述这些关系以及相应的分析概念和不平衡发展,更加重了规模之累效应和治理困难。我将这一困难表述为“权威体制与有研究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国家与中华帝国面临着类似的治理困难,而且这一治理逻辑效治理”间的矛盾,即“号令自中央出”的中央集

7、权体制与辽阔国土上地方性差异间的矛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深刻的适应危机。盾,前者趋于权力、资源向上聚敛,而后者要求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裁量权以实现有效治理(周雪光,2011)。中华帝国千年载世,数十朝代历经内忧外患、政纲兴衰,正是在治[关键词]国家治理帝国逻辑非正式制度黄宗羲定律理挑战的应对过程中,摸索发展出了其特定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技术。本文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帝国”这一概念,并探究中华帝国治理背后的制度逻辑。帝国结构错综庞大、千头万绪,本文以近年来引起广泛注意的“黄宗羲定律”历史现象为切入点,借用史学界已有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