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

ID:9212913

大小:475.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2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_第1页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_第2页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_第3页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_第4页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诲外数襄学毳匿巍万方数据“想象中国"的方式——北美华人小说之观察刘桂茹摘要:当代美华文学从横向结构来看,主要有三大群落:台湾留学生文学、大陆新移民文学以及华裔文学。本文选择这三大群落中有代表性的作家——於梨华、张翎以及汤亭亭的小说进行解读,力图发现不同文化群落的华人离散群体想象中国的不同方式以及贯穿其中的变化着的“他者”意识。关键词:美华小说;文化群落;中国想象;他者意识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59—05北美新移民作家少君在关于《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的演讲中将美华文学划分为三大群落:20世纪

2、60年代由台湾赴美的留学生作家群;大陆新移民作家群;用英语写作中国故事的华裔作家群。本文以此切入当代北美华人小说的细部.探讨美华文学不同的写作群落和文化关注点的异同。一、於梨华:现实寓言·分裂的他者台湾旅美作家於梨华写过许多与“留学生文学”相关题材的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享誉文坛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到七八十年代《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以及本世纪初的《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她的作品一直以身居海外的留学生和学者为主要描写对象,生动地描述他们的种种异国遭遇,包括思想与生活,婚姻与家庭,事业与追求.成功与失败等等。她尤其善于以一个女性的身份和视角刻画女性内

3、心深处丰富而隐秘的心灵世界,文笔流畅细腻.故事真实感人,雅而不俗,哀而不伤.被誉为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鼻祖”。在於梨华的作品中,几乎每部都是围绕着一种异国与故土的对应关系,塑造了在异国参照下的中国整体形象,表达的是一代人辛酸而难以摆脱的关于故国的思想历程。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留美博士牟天磊眼里“祖国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哀伤又欢喜的乡思的一种凌空的梦境”之“无根的一代”,到《傅家的儿女们》中李泰拓“要回祖国去做事”之“寻根的一代”,再到《在离去与道别之间》中李若愚“四处寻找说话的人,湖南人”,方如真回到祖国在天安门前“趁人不注意.拿出一张

4、纸巾悄拭眼里突然涌现的眼泪”的“归根的一代”.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愁,都彰显着作家独具特色的“中国想象”。海外华文文学中关于“中国”的想象与叙述,一般可以分为乡土中国、现实中国、文化或美学中国。量这三者常常又并不截然分开。总体来看,於梨华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应该是一种“乡土中国”,知识分子的乡土情怀,饱含着对故土的童年记忆,被放逐后对隐性家园的迷惘、寻找和归依的完整思想过程.是对那种“中国烙印”的集体无意识的记忆与书写。像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就直接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浙东水乡。“中国”对于北美华人来说,是在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状态下的一个想象的

5、过程。而他们根据记忆、传说、家旗故事所构建出来的故国形象,可以说是一种“想象的想象”。在於梨华的一系列小说中,我们常常能读到典型中式的家居布置,典型的中国家庭教养,伦理道德,婚姻方式,人情交往等。牟天磊的家庭与爱情观念,段次英可口的中国烹饪,汪疆的纯正北京腔和京剧,方如真的上海话等等,一切都打上了文化符号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前后,以台湾作家群为代表的留学生因不满台湾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开始了继父辈“政治放逐”之后的“自我放逐”。--He间.北美华文文坛涌现了一批如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等重要的作家。这批作家的人生经历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他们出生在大陆,成

6、长于台湾,后来又到美国求学并开始专业的文学创作。正是在这种人生和文化的双重放逐中,以於梨华为代表的台湾作家群.把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外化出来的对价值的认同和对国家、民族归属等问题的思考,变成了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欲求。去国经验以及对文化归属的焦虑成了於梨华小说中一再重复的“乡愁”。对家园的迷离、对故国的回望、对边缘存在的体认、对主体分裂的感受以及对中2013.8l59万方数据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相互交织,这些构成了於梨华小说特定时期和语境中人物充满矛盾和痛苦的生存境遇及文化境遇。在於梨华的笔下,“中国”既是生活琐碎的细节呈现,也是乡土景观的情感承载,更是若即若离

7、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归宿。如果说早期北美华人移民的创作所欲呈现的是对故国的绝对依恋与认同以及强烈的民族归属感的话,那么以於梨华为代表的台湾作家群在他们的一系列创作中则一再地把落寞与失根的苦楚融入其“中国”书写当中。对故国的想象与早期移民作家相比,多了一些由于政治离散与个体飘泊所引发的情感挣扎和精神悲怆。某种意义上来说,於梨华的小说如《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书写的正是一代人的普遍情绪与境遇.而其中的“中国想象”由于其对现实的细微洞察而具有现实寓言的指向.是对“中国”经验的写实性怀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小说主人公牟天磊从美国回到台湾,常常触景生情,把自己从祖国大

8、陆到台湾、到美国、又回到台湾的经历和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