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ID:9209446

大小:2.4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1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_第1页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_第2页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_第3页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_第4页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充要条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能够正确判断充要条件及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探究,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对命题真假的判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及解题判断中,培养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①从命题角度看引申㈠若p则q是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㈡若p则q是真命题,若q则p为假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必要不充分条件.(四)若p则q,若q则p都是假命题,那么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q

2、是p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三)若p则q,若q则p都是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BA1)AB2)AB3)A=B4)②从集合角度看3)若且,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BBAÍÍ一般地,在讨论p是q的什么条件时,就是指以下四种之一,尝试填空:1、若,且,则p是q的充要条件;2、若,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但,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且,则p是q的条件。1.定义法:判断B是A的什么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即可判断.2.集合法: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有困难时,有时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考虑.小充分,大必要。3.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定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转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题型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题型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题型三: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归纳:1.要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谁是谁的什么条件;2.由条件=>结论是证明命题的充分性,由结论=>条件是证明命题的必要性。3.千万不能把充分性、必要性弄反。POQ1.设集合M={x

4、0

5、0

6、件。2.x>2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___。3.条件p:“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截距的2倍”,条件q:“直线l的斜率为-2”,则p是q的_____________条件。4.的___________条件。5.设p、r都是q的充分条件,s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t是s的必要条件,t是r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t的_______条件,r是t的________条件。补充练习必要而不充分x>1充分而不必要必要而不充分充分充要习题1.24.求圆(x-a)2+(y-b)2=r2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2.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

7、a2+b2+c2=ab+ac+bc,这里a,b,c是△ABC的三条边。课堂小结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证明。1.定义法:判断B是A的什么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即可判断.2.集合法: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有困难时,有时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考虑.小充分,大必要。3.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定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转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