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ID:9199307

大小:21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1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3页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4页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紫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笔者从建立基地、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整地起垄、平衡施肥、适时栽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紫甘薯丰产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紫甘薯是指薯肉颜色为紫色的甘薯,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锰、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及保健功能,是纯天然的保健食品。其色、香、味均佳,属人们理想的健康食品,还可用于提取色素。近年来,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销售价格居

2、高不下,发展前景非常看好。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一般田块产量37.5t/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5t/hm2以上,种植效益显著,是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生产中也存在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致使产量不高效益低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现将紫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建立基地在适宜甘薯生产区选择交通便利,远离交通主干道,环境无污染,水源和土壤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通气性好的壤土地,群众科学种植技术较高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2选用良种选用适

3、宜当地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薯形美观、商品率高的紫甘薯品种,如秦紫薯1号、京薯6号、徐紫薯1号等。①秦紫薯1号:由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色,薯块长纺锤形。叶片、顶叶淡绿色,心形带齿,叶脉绿色。茎色绿带褐,中长蔓,最长280cm,基部分枝中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率84%。萌芽性好,耐贮藏,食用适口性好。鲜薯含粗蛋白2.83%,可溶性糖5.32%,干物率33.42%,淀粉62.96%(干基)。适宜栽植春薯,产量37.5t/hm2左右。②京薯6号:由北京农学院经选育。薯皮紫色,薯肉深紫红色,熟后紫

4、黑色,薯块纺锤形,无条沟。叶片心脏形,叶片、叶脉全绿色,蔓长150cm左右,生长势强。肉质细腻,食味香甜面沙,有浓郁的栗子香味。该品种耐旱、耐瘠、耐肥,薯块整齐均匀,薯形美观,薯皮鲜艳,大中薯率和商品率高。春薯产量45t/hm2左右,夏薯产量37.5t/hm2左右。③徐紫薯1号:由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选育。薯皮红色,薯肉紫色,富含花青素,熟食薯肉紫色鲜艳,食味较好;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鲜薯产量30t/hm2以上。3培育壮苗3.1种薯选择选用甘薯育种单位良繁基地繁育的原种一、二代紫薯品种作种薯。3.2苗床准备苗床选择背风向阳

5、、土壤肥沃、管理方便的田块。旧苗床需要更换床土,进行床体消毒。苗床长度可据地形及需要而定,一般长500cm~700cm,宽120cm~130cm,深度40cm左右。3.3育苗时间3月10日左右选晴好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3.4苗床管理排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30~35℃,最高温度不超过37℃;苗出齐后至采苗前5天,床温宜保持在25~30℃,晴天中午注意观察床温,当温度高于30℃时要适时揭开薄膜两端通风降温,防止烧苗;采苗前3-5天,适当降温炼苗培育壮苗。3.5壮苗标准百株苗重500~700克,苗高20~25厘米,5~7个节

6、,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三叶齐平,剪口浆汁浓,无病虫害。剪苗后及时追施肥水,培育第二茬苗。4整地起垄春薯应在秋冬季节深耕冻垡,春季复耕整平起垄;夏薯于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起垄有大、小垄之分:大垄垄距90~100厘米,垄高30~40厘米;小垄垄距67厘米,垄高25~30厘米。起垄要求垄端行直,高垄深沟,垄型饱满,垄面平整。5平衡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追肥比例以70~80:20~30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钾肥。高产田块施肥量: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肥30~50

7、公斤、钾肥15~20公斤,或复合肥30~50kg。高肥田取下限,中低肥田取上限。6适时栽插春薯在当地终霜期过后即可栽插,争取适期早栽,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栽插头茬苗;夏薯要求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采用“一插二卧三抬头”的改良水平栽插法,或蘸泥浆、留三叶栽插法。栽插时先挖窝,后浇水,再栽苗覆土。注意浇水时不要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不同品种苗分开栽插。7合理密植大垄双行三角交叉栽植,行、株距30~40厘米;小垄单行栽植,株距30~35厘米。亩栽植春薯3000~3500株;夏薯3500~4000株。8田间管理栽后及时查苗,发现

8、缺苗、死苗,要立即补栽。封垄前浅锄除草,中耕培土。培土应做到不压茎蔓,不损伤茎叶。封垄后根据长势适量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0.5%尿素液或0.2%磷酸二氢钾液或20%过磷酸钙液及叶面肥。干旱天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