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

ID:9157620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9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_第1页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_第2页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_第3页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_第4页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琵琶艺术廖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琵琶是中国民族器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并非由中国木土文化产生,而是与琉特琴同源,兴起于美索不达比亚平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之后与中国古代乐器相融合,最终成为屮华咅乐文明屮的璀璨明珠。本文以丝绸之路文化为视野,剖析和诠释从西而来的琵琶艺术在两千多年里与中华本土文化的交流、交融和发展。探寻新丝路时期琵琶艺术创作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以期拓宽其艺术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关键词:丝绸之路;琵琶艺术;中西文化交融;音乐创作;OntheChinesePipaArtundertheCulturalBackgroundoftheSil

2、kRoadLIAOShaSchoolofMusic,MinzuUniversityofChina;Abstract:PipaisoneoftherepresentativeChinesefolkmusicalinstruments.ItisnotanativemusicalinstrumentofChina,butlikeLute,originatedinMesopotamiaPlain.AfterbeingintroducedintotheCentralPlainsofChinathroughtheSilkRoad,itwasintegratedwithChinesem

3、usicalinstrument,andfinallybecameabrightpearlintheChinesemusicalciviliz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introductionofPipaartfromtheWest,interpretsitsorigin,fusionanddevelopmentinover2000yearswiththeChineseindigenouscultureanddiscussesindepthandbreadthitscreativethemeinthenewSilkRoadperiodforthe

4、purposeofbroadeningtheconnotationandextensionofitsdevelopment.Keyword:theSilkRoad;Pipaart;integrationof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musicalcomposition;引言1877年,徳国地质学家费辿南•冯•李希霍芬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宄的成果》第一卷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XU在这条贯通欧亚人

5、陆文明之路所辐射的广阔区域屮,蕴含着极为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它形成了中四方文化四进东渐的生长条件,使丝路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魏晋至汉唐,随丝绸之路传入了琵琶、二胡、手鼓、唢呐、箜篌、筚篥等多种乐器。这其中,琵琶在丝路传播的过程中脱离母体文化、远离起源地,辗转数千里来到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产生了广泛的艺术影响力。它是现今中国抱弹类乐器中发展得最丰富、最成熟的乐器,在地方戏曲和乐种的演奏屮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中国器乐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拟探讨丝路文化背景下琵琶艺术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以探寻多元文化滋养下的琵琶艺术在新丝路时期,将如何进一步拓宽自身艺术

6、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一、琵琶在丝绸之路中的东渐之旅(一)琉特琴在上古时期的传播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抱弹类乐器,可以追溯到西亚文明上古时期的琉特琴。约公元前2334年,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阿卡德人用文字记载:“第一次出现琉特琴具有棒状长颈和特小咅箱的琉特琴……美索不达米亚是琉特琴的发祥地。”[2](P.85)这个时期只能够看到长颈琉特,它给左手较充足的按弦空间以产生多种音高变化,使音乐能展开到一定的音域。而短颈琉特在两千年以后,丝绸之路即将打通之前才开始出现。长颈琉特出现在阿卡德人的各种生活场景中:宗教祭祀、民间娱乐和宫廷宴会,等等。从两河文明往东,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的吠陀

7、经文中经常可见“维纳(Vina)”这个词,它是古代印度人对于弦鸣乐器的总称。伟大的古印度音乐家婆多罗在《乐舞论》中“把乐器概括为四类,即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和气鸣乐器……构成了乐器学的基础”。[2](P.160)在当时音乐理念的引领下,维纳逐渐产生出不同的形制,琴体也从棒状变成了更为优美的梨形:“琉特琴形的维纳琴……有一长颈、瘦长的梨形琴身,张三至五根弦,借助弦轴调音,用拨子演奏。”[2](P.183)乐器衍变至当时,具备梨形琴身、长颈(或短颈)、拨弹的琉特琴与传入中国的琵琶有着近似的形制。(二)曲项琵琶与五弦琵琶从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