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

ID:9155867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_第1页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_第2页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_第3页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_第4页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分析研究于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屮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贯穿式衔接,对于学生持续学习、屮高职院校协同发展均起到重要作用。江苏省内较为常见的模式是“3+3”学制,即3年中职学习与3年高职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展现了积极效果。同时也有不乐观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学制规划较长、课程教学标准差异等方面。中高职院校间的教学标准衔接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远远比不上德国“双元制”和部分院校“五年一贯制”的实施效果。因此,为了增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文章从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现状着手分析,指出衔接要点,重点研宄了衔接策略。关键词:物流管理;中高

2、职;教学标准;课程衔接;基金: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编号:2016YBSK13)我W物流业呈现领域分布广、尚位群体多、职业层次性强等特点。具体而言,我国物流业岗位既涉及制造和商贸行业的釆购、仓储、运输等,又包含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专业配送、流通加工等方面。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屮职、高职、本科之间的定位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主要是专业导向不同导致。从人冰需求调研情况来看,物流行业更需耍的是基层作业岗位与管理岗位。因此,将中职、高职进行贯穿式的衔接,不仅符合社会需求,还能满足“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持续性需求。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专业化人才,必须基于中

3、高职教学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计划,加强教学标准衔接,防止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避免出现物流业人才培养难以符合社会需求的尴尬局而。1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现状1.1重视理论深化逻辑,忽视现代逻辑在我W,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课程时,依然遵循传统的“三段式”逻辑。一些中职院校以知识发展为导向,普遍认为应先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再让同学们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最后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的增强。从实际情况看,这种课程安排逻辑不仅与实践导向模式背道而驰,还会影响屮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在这一课程编排逻辑的指异下,中职院校会侧重理论教育,而高职院校会偏向

4、于实践训练。虽然表面上,这一逻辑并无问题,但实际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职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另外,由于中高职教育间隔时间较长,衔接效果不太理想,所以还会加大高职教育难度。1.2课程规划普遍随意,缺乏整体考虑课程规划作为衔接中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标准的关键,与教师负担,学生学习兴趣等息息和关,但课程规划依照何种逻辑,遵循什么原则,实施哪些步骤依旧存在争议。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衔接上比较随意,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考虑,而这主要表现在中高职教学内容重复化,教学难度差异小。为丫解决屮高职院校课程衔接问题,相关人员普遍会借助“对照式”或者“下延式”策略。

5、其中,“对照式”是指一一对照中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安排,如果发现重复内容,那么以衔接质量为主导,对其进行适当合并或者删减。而“下延式”是指将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课程定为基准,将在中职院校教学能力范围内的内容下移到中职院校,以此确保课程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但以上两种途径都无法在课程规划前实施,无法确保屮高职衔接质量,达不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课程规划上相关人员还需再接再厉。1.3课程考评侧重理论,轻视专业能力在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的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课程考评效果会对高职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现今我国中职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所以课程考评多以笔试形式出现,考评内

6、容偏向于对教材的记忆和理解,不涉及能力、素养等的考察。在此背景下,会出现部分成绩优异的中职学生无法适应高职院校教学考评,或者是不能在高职考评中充分发挥其实力的现象。这是因为高职院校重视操作、实践能力的考评,与中职考评相差巨大,而在这些差异下,学生的思维水平、实践思维还需要进行入学教育和持续引导。2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学标准衔接内容2.1培养理念与模式由于人冰培养理念决定着培养模式,而人冰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培养效果,还与物流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中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衔接中应格外重视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衔接。中高职院校统一态度,明确具体的培养理念和奋效的培养模式,有

7、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率。就目前情况看,中高职院校遵循的培养理念主要包括技能为本理念,质量为重理念以及高素质公民理念。其中高素质公民理念是指在现今社会,为了国家发展,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因此高职教育不仪要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还要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前瞻性素质人才。而培养模式的衔接主要是指在培养物流行业人才时,应按照“学、岗、就”的模式进行。换言之,中高职院校既要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提高其专业能力,又要让他们接受岗位技能训练,还要促使学生做好就业准备。2.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作为中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