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

ID:9147069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_第4页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胡金卫田福起(冀州市医院外二科河北冀州053200)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一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例资料。结果31例行持续吸氧、抗凝等治疗后治愈出院,9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溶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5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D-二聚体检查结合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溶栓抗凝治疗能减轻肺血管阻塞,是挽救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肺

2、栓塞消化道肿瘤外科手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了•栓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检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检塞、空气栓塞等。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术后肺栓塞的诊断率及治愈率不断提高,>1.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我院2001年10月一2011年10月4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10月一2011年10月我院4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肺血栓栓塞

3、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2]。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5岁。45例患者中直肠癌15例,食管癌13例,胃癌13例,结肠癌3例,胃间质瘤1例。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8例,脑梗塞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手术方式分别为Miles手术3例,Dixon手术12例,左侧进胸手术10例,胸腹颈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全胃切除术3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6例,胃空肠造瘘(Roux-en-Y吻合)1例。肺栓塞发生于术后2

4、〜14d,诱发因素为下床活动、体位改变、按摩下肢、排便等。1.2症状和体征45例患者中出现呼吸困难36例(80.0%),胸闷25例(55.6%),胸痛24例(53.3%),心悸18例(40.0%),咳嗽14例(31.1%),发热8例(17.8%),晕厥6例(13.3%),咯血4例(8.9%)。•其中3例(6.7%)出现呼吸闲难、胸痛、咯血三联征。体征表现为气促28例(62.2%),发绀23例(51.1%),心动过速26例(57.8%),肺部罗音14例(31.1%),中、低度发热7例(15.6%),肺动脉瓣区第二

5、心音亢进8例(17.8%),颈静脉充盈5例(11.1%),血压下降8例(17.8%)。1.3辅助检查1.3.1血气分析及D-二聚体检查45例患者均行血气分析。34例PaO2<80mmHg(1mmHg=0.133kPa),占76%;36例PaCO2<35mmHg,占80%;32例血氧饱和度<90%,占71%。45例患者均行血清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为100%,平均值为1050μg/Lo1.3.2X线胸片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45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检査,34例异常,但多无特异性表现,其中楔形影1例,片

6、状阴影20例,胸腔积液4例,右下肺动脉增宽或肺动脉段膨出6例,肺纹理增粗3例。40例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39例异常,其中31例表现为血管内低密度环形或半月形充盈缺损,5例表现为血管内完全性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3例表现为肺动脉内偏心分布的小团块状影。1.3.3心电图检查45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其中典型SIQlIlTin改变18例;肺性P波1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3例;窦性心动过速29例;广泛性胸前导联ST-T改变22例,其中8例为一过性ST-T改变;心房纤颤2例;室颤1例。1.3.4其他检查34例行超声

7、心动图检查,21例提示肺动脉不同程度增宽;31例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下肢静脉血栓15例。由于基层医院设备条件所限,未能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1.4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心电及氧饱和度监测、保持大便通畅、抬高患肢、禁止按摩下肢等处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对5例己经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行溶栓治疗。溶栓方法:尿激酶20000U/kg+生理盐水100mL2h内静脉滴入。对31例无呼吸循环衰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肺栓塞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其中9例经抗凝治疗后又给予溶

8、栓治疗。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钙首剂负荷量80U/kg静脉注射,继之以18U/(kg?h)持续静脉滴入,在治疗的最初24h内,每4〜6h测定APTT,据此调整肝素剂量,使APTT达到并维持在正常值的5〜25倍的稳定水平后,改为每日测定APTT1次。低分子肝素疲用后的第24〜48h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与低分子肝素并用至少4〜5d,初始剂量为30〜50mg/d,此后根据凝血酶原吋间调整剂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