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ID:9146593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9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_第1页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_第2页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_第3页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_第4页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撑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持续增长,学校学生数量的大幅增长对师资规模提出了挑战,使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需求曰益增强。合理利用心理契约能有效帮助高职院校解决兼职教师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从完善兼职教师的招聘体系、调整兼职教师的管理方式、创新兼职教师激励机制三个方妞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进行调整。关键词心理契约;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机制G715A1008-3219(2016)26-0071-03为平衡高职院校师生比例,校内兼职教师数量日益攀升,兼职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

2、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高职院校采用合冋制方式招聘兼职人员,主要以薪资待遇吸引兼职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动之下,高职院校较为传统的人才管理体系弊端日益突敁,迫切需要一种较为新兴的人冰管理体系来解决校内兼职教师的管理问题。心理契约的管理原则倍受企业人才管理推崇,但是在学校对教师管理方面的运用相对较少。多年发展经验表明,高职院校与兼职教师之间较为融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管理中运用心理契约策略可以更好地管理兼职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一、心理契约发展

3、特性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一)心理契约的由来与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虽然不是有形的契约模式,但是却履行着有形契约的作用,是组织成员与管理者之间的无形的非经济契约,使得双方更好地体现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心理契约与常见的经济契约并不相同,是双方主观意念的共同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大特征:一是隐蔽性。心理契约并不是书面形式或双方门头达成的协议,而是以一种隐藏、含蓄的方式来发挥约束作用的,不存在明确的约束力。二是双向性。心理契

4、约的双方地位平等,是维持双方关系的情感纽带。三是动态性。心理契约往往会随着双方意识、情感、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同于经济契约一经签订就很少变动,而且没冇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四是不稳定性。心理契约不同于经济契约,其稳定性取决于双方的主观意念,因此也很容易被破坏,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紧张[1]。(二)心理契约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高职院校与兼职教师的关系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心理契约虽然没有有形的表现形式,但是作为学校与兼职教师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样发挥着有形契约所不可及的影响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心理契约作

5、为无形的契约模式,虽然没有固定的框架范围,但是“既定条款”往往影响着双方的情感、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理契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经济契约所不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可将其视为经济契约的补充说明。能有效引导兼职教师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让其明白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金钱需要,而是为了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给予兼职教师更多心理的满足,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教学责任感、教学热情,还能更好地稳固兼职教师群体,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2]。二、心理契约环境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一)难以体现心理契约的约朿力目前高职院校

6、兼职教师的来源途径主要是通过专职教师的推荐,在现阶段发展屮还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兼职教师聘用机制。为尽快解决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快速引入兼职教师参与到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中,高职院校在录取兼职教师之时,往往没有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理论及文化知识素养进行评估,不?蚪U?的招聘体系致使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众所周知,与经济契约不同,高职院校与兼职教师的心理契约主要建立在心理层次上,对兼职教师的主观认知能力及文化素养要求相对较高,不够健全的招聘体系所引入的兼职教师,致使心理契约的约束力难以得到体现

7、,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二)未能发挥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尽管多数高职院校已幵始尝试适当引入心理契约对兼职教师的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但为降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投入资金,多数高职院校管理阶层还未深刻认识心理契约的实际价值,依然在兼职教师的聘请之时过度强调薪资待遇,加之不够健全的教师招聘体系,使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的关系基本上是维持在“一纸合约”之上,没有很好地关注到兼职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责任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契约激励作用的发挥[3]。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体系之下,多数兼职教师属于髙职院校系统以外的教师团队,在心理层次上编制

8、体制之内的教师与兼职教师存在一定隔阂。基于兼职教师的特殊性,与高职院校编制体制之内教师相比,他们更需要心理契约的激励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各大高职院校应抓住心理契约自身特性,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