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

ID:9140196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9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_第1页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_第2页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_第3页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_第4页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品院士经典汲理论精华一一“中国建筑之路”系列之齐康院士李世芬于璨宁李思博大连理I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ivingClassicsofAcademicians.DerivingEssencesFromtheories.ChineseBuildingRoad"SeriesofKangQiAcademician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师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话语权也在逐步提高。城市的品位、建筑的格调,不仅源于设计师的能力,更体现其价值观、文化观,以及对城市、环境的认知与态度;而城市的沉稳或张扬、逑筑的深邃或

2、肤浅,反映着社会文化的朴实或浮夸,乂往往是建筑师与管理者、使用者交互渗透的结果。这其中,设计者的引导至关重要。在新中国的建筑历程中,几代建筑师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德高望重的院士群体,不仅学养丰厚、系统,而且敬业、严谨,更加可贵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待人的诚挚与谦和,更让我们明白,院士之所以成为院士,不仅成在专业,更成在为人。木刊立足城市视角,试图通过重读院士经典,进一步发现其思想内涵。透过那些历经岁月沉淀而依然超越吋代的思想、作品,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试图找到其创作的原点,发现对当下建筑创作的启发意

3、义。追寻大师们一贯坚持并不断递进的思想与手法,从而汲取精华,以传承、发扬。在未来的中w建筑进程中,城市品位如何提升?建筑如何持续发展而避免粗制滥造?如何融入自然而绿色建构?如何融入城市而并弘扬传统?值得业界及公众关注。齐康院士•卓越建树•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城市建筑》、《大城市的生机与矛盾》等二十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参加科研项A二十余项;实施优秀作品200多项,如福建武夷山庄、侵华闩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河南博物馆等。•结缘建筑•齐康生于1

4、931年,从小就喜欢画画。姨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还是一位屮学美术老师,她常常从教堂带回漂亮的图片,成为幼年齐康临摹的范本,由此激发了齐先生对艺术的热情。1949年,18岁的齐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师从杨廷宝、刘敦桢、童雋等先生。•创作理念与学术观点•2001年,齐康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出版《城市建筑》一书,明确提出城市建筑学的概念,重点关注城市视角下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群的规划设计及其环境,城市建筑设计在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同时,更要重视城市的外部空间。首先,从“整体”、“地区”、

5、“互动”、“超越”、“冋归”、“整合”六个方面探讨城市建筑问题;其次,在方法上从“轴”、“核”、“群”、“架”、“皮”五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对于城市建筑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耍的启发和参考意义。2010年以来,齐康先生的研宄拓展到宜居环境的整体建筑学,所编著的《大城市的生机与矛盾》内容涵盖了城市群、超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乡镇、农村。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问题,提出了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土地政策、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策略。•创作语言与手法特征•齐康先生不仅理论研宄有所突破,而且注重理论与

6、实践的良性互动,建筑创作多有建树。其作品对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给予充分尊重,并表现为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比较典型的创作手法:一是整体建构,融入环境、形成环境;二是“隐喻”与个性“象征”;三是细部与“场”的建构。如梅园周恩来纪念馆中梅花装饰的使用源自周总理生前的个人喜好及品格特征;哈尔滨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入处的“架”空间表现了对金朝尚武的尊重,象征帐篷前行列的武士们手中的刀枪;天台山济公馆以梁、柱、椽等简易构建组成的“破袈裟”意在表达济公深入人心的形象。正是这种创作手法的独特性,

7、使齐康的作品底蕴丰厚、个性鲜明,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功能理性、简约风格,又表达了地域文化特征。那些经典的建筑,历经岁刀的洗礼,依然体现着大师创作的理念、方法与风格,以及背后的严谨与缜密,值得青年建筑师学习。•勤奋而谦和的先生•齐康先生喜欢平和的生活,看小说、画画,这对他来说是最有吸引力、也是最能让他放松的事情,但面对建筑时却例外,因为建筑是一种责任,是最不能松懈的。在其200多个作品中,齐康自称没有最满意的作品,认为创作之后要回过头来看自己有什么缺点,或者是做工程中犯下了什么错误。想想如果当时用另一种思维或者

8、另一种做法,是否可能会比现在好一点?齐康说,雨花台纪念碑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作品,纪念碑建成的时候,从正面和反面看起来都还符合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是从45°角的方向看的时候,碑头就像一个倒置的花盆。齐先生在《光环与套环》一书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套环就是指别人对自己过分的肯定。齐康自认为没有一个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不是谦虚,他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在齐先生工作室的电脑上,贴着歌德的一句话“人类最大的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