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

ID:9138904

大小:67.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_第1页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_第2页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_第3页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_第4页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市场经济视域下儒家人格塑造及其观念的价值性金颜青海师范大学思政部,青海丙宁810008[]儒家人格观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精华,辩证地看待珍贵传统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其应有的价值性,对于当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市场经济儒家人格价值性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建设研究”(12CKS038)中期成果[][]A[]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经济领域的发展,思想意识领域也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丙方各种思想与价值观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观念。作为维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2、社会道德体系的儒家人格观,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弦歌不绝”的纽带。在市场经济视域下审视儒家人格观,对当前完善我国道德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大有裨益的。一、儒家人格塑造要旨儒家是通过“内圣外王”来完成人格塑造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乂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木方法。所谓“内圣”B卩“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所谓“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中是这样讲述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3、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看出“八条0”的每一个条0,都以前一个条0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在道德意识方面能明是非、善恶之辨,

4、闻见所及,胸中了然。诚意:“诚意”即诚心实意,强调动机要端正,要出于内心的实感而不欺骗自己。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蒙蔽,保持心灵的安静。心得其正,则公正澄明,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冇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讲家族道德,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才能教化人民。治国:是讲治理国家的道理,作为君主应当处理好上下关系,以身作责,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统治者要使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如

5、此可以天下太平,即“平天下”:就是要求君主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大学》)则是人格修养的基本目标。“明明德”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有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它肯定了人类与生具有的善性,应加以彰明,使之自觉。因此说,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而是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一个人修养的过程就是“明”,即使良知得到重现的过程。“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之达到心灵纯洁的境界。觉悟“明明德”之后,就须“亲民”,“亲”者新也,tl新又

6、新,使自己无吋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这样可以永远做个“新人”。“止於至善”是让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与自然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正因为没有止境所以要在“明明德”与“亲民”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完善”。二、儒家人格观念在儒家人格塑造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观念。首先,是“仁爱”。孟子以为,人们敬爱父母,友爱兄弟,是人们与生倶来的良知良能,是人性深处自然流露的禀赋,是不需要去学:虑安排而后就能获得的知识。因此“孝悌”之道则是实践“仁、爱”最为直接的方法。对于道德

7、的实践,由自身最切近的家庭做起,从敬爱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切实笃行,然后推己及人即“泛爱众而亲仁”(《论语·述而》)。明确地将仁爱从家庭推向社会、再推向自然万物。其次,是忠恕。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将“仁”的观念推崇得很高,实践“仁”的条件,则是“忠恕”,“忠”与“恕”成为实践“仁”的两条途径。朱子在《四书集注》中说:“尽己之谓忠”。又说:“中心为忠”。北大王力教授指出“上古&lsqU0;忠&rsqU0;意义很广,不限于忠君。这是阶级社会产生的一种伦理观念,后来被统治者利用专指忠君。”[王力古代汉语[M](上册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

8、6页]《论语&midd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