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36983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关于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的思考黄金蓉重庆市丰都县审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去年习总书记用“六个力量”来定位国有企业,说明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审计实践的角度揭示/县属国有企业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关键词:县属国奋企业;管理;思考;县属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屮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近几年对县属国有企业审计中发现了县属国有企业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审计机关作为W家治理和监督的机构,需要针对县属国有企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更好地促进县属国有企业提高管理、分类改革和发展壮大。
2、一、县属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1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第一次用“六个力量”来定位国有企业,无疑说明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耍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县属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基础,是县域经济的主角,对县域经济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推动整个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县属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县属国有资产监督工作屮监督不到位、多尖监督等现象也
3、口益突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不规范,政企事企不分等问题也円益显现。(一)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多头监管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县属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中,仅有极少数主管部门出台了监管制度,大多数主管部门未出台国有资木经营预决算制度、绩效考核办法、问责机制、“三重一大”等监管制度。二是监管不到位或多头监管。国资监管部门及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属国有企业监管缺位,对监管企业情况不清楚,资产负债及运行等情况更是家底不清,导致部分县属国有企业从未接受过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部分县属国有企业未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擅自设立。另一方面部分县属国有企业在管人、管事、管资产等方面存在出资人与县属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多头监督情况
4、,如对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命,有的由各主管部门任命,有的由县国资监管部门任命,有的由政府任命。(二)行政事业主管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政企、事企不分一是有的县属W有企业依托主管部门给予扶持。即行政主管部门利用管理职能优势来为下属国有企业谋求利益。二是有的县属国有企业实际无经营收益来源,靠上级拨入的工程款维持正常经营或出借资质、出租房产维持企业运转。三是主管部门屮公务或事业人员在下属国有企业屮兼职或兼薪。四是部分行政单位职能与县属国有企业职能重复、经营范围相同,县属国有企业与主管部门为“多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混岗使用。五是县属国有企业中亏损和僵尸、空壳企业较多,iL主管部门对僵尸、空壳企业底数
5、不清、无处置方案。(三)内部组织结构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内部治理形同虚设一是内部组织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县属国有企业无董事会、监事会等相关内部组织和无相关内控制度,有的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及制定了内控制度,但长期不履行职责和未按制度执行,形同虚设,特别是重大的经济决策事项上无相关的会议记录、纪要。如在招录(聘用)人员上存在随意性,职工工资薪酬无统一的标准。三是无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或考核指标不尽完善细化合理。四是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将政府办公楼等公益类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虚增资产和收入,导致利润不真实等问题。(四)资本权益被侵害、收益未上缴县属国有企业责任追宄制度不健全,加之主管部
6、门领导经常性变更,对下属企业底数不清,疏于监管,导致存在国有资产被占用,或因领导决策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未按规定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三、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的思考(一)建立和完善县属国有企业监管制度解决监管问题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县属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在中央、市、县的领导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围绕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选任、考核、评价、监督等方面工作,研宄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制度、“三重一大”制度、绩效考核办法、问责机制、国有企业定期审计监督等系列规范性的文件和制度。二是加强专项清理。县W资监管部门要根据工商注册的县属W有企业户数,结合各主管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上报国有企业户数进
7、行专项清理,全面摸清县属国有企业户数、注册资本、股东等基本情况,厘清管理属性,彻底解决县属国冇企业监管问题。三是规范新设企业审批程序。对新成立的县属国有企业必须统一报批管理,以免长期脱离监管,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四是健全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认命方式。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采取选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从组织考察认可向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方式转变,从职务级别管理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转变,促进负责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