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ID:9134075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_第1页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_第2页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_第3页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_第4页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谭格铭(广丙浦北县小江镇谭格铭诊所535300)【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110-02【摘要】按中医“扶脾补中”的治疗法则,运用自创的纯中药制剂“宇宙春”治糖I号,治糖II号作为食疗的治法,治疗II型糖尿病,有治辄效,且不须限制食量,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三多一少”症状很快消除。对并发眼病,视物模糊,视力低下;性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等亦迅速治愈,身体康复。【关键词】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与消病的区别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法则1八■>«

2、刖目当今,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现代医界权威也断言:“糖尿病只可控制,不可根治。”因此人们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误认为病魔将会伴随终身,成为不治之症。像被判了“死缓”似的,就感到惊恐万分,悲观绝望。有的甚至放弃了治疗,让生命过早地终止。实可悲也!糖尿病看起来的确让人可怕。但事实上并不可怕。因为吾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无所不治。根治糖尿病的真实例子早有文献记载。所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中医中药完全能够根治。最可怕的是得了糖尿病的人,不相信,不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总认为什么东丙都是外国的好。外国人放屁都说

3、是香的。糟就糟在这里。他们“舍珠玉求败絮”,正令自己不知不觉地改变其健康长寿的人生旅途,而陷于终身的病苦之中,永远不能解脱出来。真可怜也!因此,我在此郑重地告诉人们:“中医中药是个宝,永远值得信赖,永远值得依靠!什么病叫做糖尿病?糖尿病是如何发牛.的?糖尿病与三消病是同一种病吗?所谓糖尿病,顾其名,思其义,即小便含糖质,尿中有甜味的病。便叫做糖尿病。俗称“疴糖尿”或“疴甜尿”。糖尿病的发生,丙医通过人体解剖,认为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奋“糖尿病”这

4、一病名的记载,而实际上,在上古医经中,对糖尿病的发病根源,症状表现己有明确的论述。《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见《灵枢》·U问篇)即糖尿病是也。《内经》一语道明了糖尿病是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甜汁下泄(即水谷精微物质从小便中泄漏走失)而成。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三消中亦云:“小便不臭反甜者,其脾气下脱症最重。”紧接着,民国名医谢利恒在《中国医学大辞典》消渴治疗十七条中又云:“小便作甜气者,此脾气下脱,为病最重。”二公可把糖尿病的病因。病状阐述得更加现代更加透彻了。由此可见,西医之说

5、,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失调,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这仅仅看到糖尿病发生的局部现象。而吾中医却完全洞悉了糖尿病的整个发病根源是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甜汁下泄(即水谷精微物质从小便中泄漏走失)而成。西医所谓胰岛功能。即是胰的功能。胰亦称胰腺,是人体的腺体之一。它在胃的后方,尾部与脾相连,形状像牛舌。中医书旧称胰为塍脏,是脾的副脏。胰的功能有二:其一能分泌胰液,帮组消化;其二能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的新陈代谢。西医所谓的内分泌,统属中医的津液范畴,由脾胃所化生。按中医理论言之,人体五

6、脏六腑,都受胃气的营养。所以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取决于后天(脾胃)的营养供给。又取决于胃气的盛衰。故《中藏经》说:“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所谓胃气,即人的饮食入U之后,经过胃的受纳,熟腐功能和脾的运化,升清功能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把水谷精微物质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内外各脏腑组织,成为人体的营养源泉。脾与胃的这种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的功能即称“胃气脾正如江河中灌溉的水车。胃好像容纳水源的江河。江河里的水,虽然能滋养万物。但江河里的水毕竟不能直接灌溉山矿田野,滋养万物。必须依赖水车日以继夜不息地运转,源源不绝地

7、把江河里的水,往上输送到灌溉的沟渠里,才能灌溉山矿田野滋养万物。因此,只有脾与胃的功能正常,胃气壮盛,人体五脏六腑才能得到正常的,足够的水谷精微物质营养供给;才能令脏气旺盛,功能正常,协调,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地去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身躯。如今由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减退,低下,甚至丧失,不能正常的把水谷精微物质营养输送出去。五脏六腑因此而失去了正常的营养供给。脾病累及五脏六腑。脾(即胰腺)为脾的副脏,首当其殃。胰腺因得不到脾正常输布的水谷精微物质营养供给,胰腺机能渐渐衰弱,功能随之减退,低

8、下,失调,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导致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才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可见西医之说,己包涵在中医理论之中。西医重形质,善解剖,对人体诸局部现象可谓精微之至,为中医所难能。中医重气化,擅长观颜察色,把脉寻根,能从人体外表,洞悉人体内部脏气的活动变化,而深知疾病发生的根源所在。可谓神乎其神,为西医绝无所能。另外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症论治,临机活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