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

ID:9132377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8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_第1页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_第2页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_第3页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_第4页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道路设计中雨水减排的措施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缺水问题不断加深,水环境和生态问题进一步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雨水利用工程不断得到重视。木文通过改变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传统的结构设计,将其设计成具有透水性的结构,同时绿化带设置成植草浅沟等达到减少径流的目的。同时结合杭州市某道路,对雨水收集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汇水面积为10000m2的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在17年内实现初投资的全部回收。关键词:道路雨水;雨水利用;经济分析1前言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缺水问题曰益加深,甚至不少受利益驱使的人们向水体肆意排放污染物,更加恶化了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使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矛盾,雨水收集和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非传统水资源开发的方式--雨水收集利用,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幵发方式,与其他资源相比,雨水受到的污染程度较轻,只需经过简单的处理,雨水便可进行使用。雨水若能得到充分收集利用,可以缓解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减少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国家财政收入损失;大大减少南方城市

3、内涝和排水系统压力,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能够还原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减轻初期雨水污染,降低城区河流、湖泊面源污染;为城市增加可用水量的同时减轻了城市给排水设施的负荷。2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传统的雨水排放形式为: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没有充分考虑雨水的循环利用,80%雨水直接随地面径流排走,排水压力大,雨水资源流失严重。同吋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造成污染。我国城市市政道路面积一般占城市规划面积的15%〜25%[1],大量的城市硬化面积减弱了雨水的渗透作用,降雨量大吋,雨水得不到及吋输送,容易在路面上积水甚至发

4、生洪涝。与此同时,道路雨水含多种污染物,包括有机或无机化合物、金属类化合物、氮、磷、油类等[2]。因此研究如何合理奋效减少市政道路雨水显得尤为重要。3道路雨水减排的可行措施雨水收集冋用系统适用于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的地区。而雨水入渗系统要求土壤渗透系数宜为10-6〜10-3m/s,并II土壤中的黏土含量应小于20%,粉砂含量应小于40%,且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大于1.0m[3]。杭州市近年平均降雨量为1454.4mm,且地下水平均水位在1.2米左右。因此,杭州市可以采用道路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冋用系统实现雨水减排。3.1道路雨水入渗道路雨水入渗

5、系统通过道路透水路面(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绿地(机非隔离带、中央分隔带)滲透雨水实现。透水路面可以通过敷设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水泥等透水性材料代替普通混凝上、沥青、水泥等传统建材。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路面时能较快的滲透到路基下,对雨水径流能达到50%〜93%的削减率,减少了路面积水的可能性。透水路面可普遍应用于小区道路、人行道、公园、广场停车场等轻型路面。(1)全透水道路渗透系统透水铺装包括全透型与半透型两种形式,全透型铺地指的是基层与面层整个结构层均可以进行雨水渗透,透水性能突出,能够奋效降低道路积水,较少雨水径流,降低

6、城市排水压力,其空隙通透性较好。半透型铺装指的是基层不透水但面层透水的铺地方式。本文中全透水道路是指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机非隔离带和中央分隔带均具有渗透雨水的功能。全透水路面结构图①机动车道采用半透型透水铺装,只奋面层具奋透水性,采用透水性沥青砼或者透水性水泥砼面层,其余垫层、找平层采用非透水性结构;非机动车道整个结构层采用全透型透水铺装,透水性能良好。②绿化带可设计为植草浅沟。植草浅沟就是在沟渠中(道路设计中指中央分隔带、机非隔离带与边缘绿化带)种植植被,利用种植植物及地表土壤截流、过滤、吸附、沉淀雨水中的污染物的一种径流控制措施

7、[4]。不仅减少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同时减少了地面径流量,但仅适用于小流量收集输送雨水,设计降雨量为一年一遇30min降雨量[5】。在道路设计中,可以将道路路缘石设置成开U,植草沟高程低于道路设计高程,雨水沿道路横坡排向植草沟。或者将植草沟末端与地面雨水排水系统相连。多余雨水通过植草沟下设置的管道重新再排入雨水系统。③人行道整个结构具有透水性的做法应用较少,因此在本文中人行道面层采用透水性铺装,如生态透水砂砖,利用透水性铺装能够使雨水迅速地渗入地表,及吋补充地下水资源,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生存条件,同吋可以调节城市空间的

8、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现象。(2)部分透水性道路渗透系统部分透水性道路渗透系统中机动车道采用传统式结构做法,不具冇透水性,非机动车道可以采用半透水型或全透水性铺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