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ID:9132140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_第1页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_第2页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_第3页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_第4页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张少红2魏英凯1王延聪1蔡华珠1陈进春2(通讯作者)【摘要】“四肢者诸阳之木也”,出自《素问?阳明脉解》篇,对此句经文的内在的含义,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不同看法。在归纳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认为“四肢者诸阳之木也”当理解为“诸阳为四肢之木”,“诸阳”在此主要指的是脾胃之阳气,“木”为根木之意。运用于临床,阳气或盛或袞可引起的诸多病证,主要有狂肿厥痹等;治疗上,或补益阳气,或宣通解郁,或清泻热邪,补虚泻实,使阳气恢复正常。【关键词】四肢;诸阳;临床实践“四肢者诸阳之木也”,出自《素问?

2、阳明脉解》篇。对此句经文的内在的含义,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不同看法。古代如王冰认为“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木也”。而今之学者,多力从“木”字解惑。如陕丙中医胡永年[1】认为“木”应解释为“依据”,河南中医赵喜新[2]则认为,“木”应读若ffi(tao),大下有十,进趣也等。部分医家如陕丙渭南地区王三虎[3]认为“木”字应为“末”之意,王洪图[4]则认为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阳气起始和发源的地方……虽各医家对经文的解释略有差异,都认为全身的阳气通过脾的升清、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人体四肢,阳气主动,故能产生各种功能活动。木句的目的在于阐明

3、四肢与阳气存在密切关系。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认为“木”字不必改音,也不必改写法,“四肢者诸阳之木”当理解为阳气为四肢之根木,理由如下。剖文析义,诸阳为四肢之木首先对古文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语法基础上,“四肢者,诸阳之木也”,这是一个判断句,“之”字在这里作为代词[5],“木”为根木之意,故解释为“诸阳为四肢之木”。黄帝问:“有人在阳明病重的时候,脱掉衣服乱跑,登高唱歌,或者几天不吃饭,跳墙上屋。这是他平素所不能做到的,在生病时,能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呢?”。歧扪的冋答是“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者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从歧扪的冋答可以看出

4、,阳气盛导致四肢妄动,出现平素做不能做到的行为;不仅如此,联系原文,阳气盛还可以导致人的神至&乱,出现“妄言骂譬不避亲疏”。假若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能导致上述病理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阳盛才是病因。从医理上,一方面,四肢为诸阳之本的理解欠妥当的,虽经円:“动作以避寒”,即人可以活动四肢来振奋阳气以抵御寒邪入侵,然而四肢活动强度大小无法决定人身阳气的盛衰;另一方面,阳气向四肢输布,使得筋骨养,四肢健。所以说四肢与阳气是存在着密切联系,诸阳是根本,起主导的作用。四肢与阳气的关系“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诸阳在此主要指的是脾胃之阳气。张三锡[6]亦认为“

5、阳主四肢”。从生理上来看,四肢与阳气相互联系,iL阳气占主导地位:脾胃通过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将饮食水谷转变为水谷精微,在脾的升清作用下,四肢得到水谷精微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有“脾主四肢”、“清阳实四肢”之谓[7】。从病理来看,脾胃的病变影响四肢的异常,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虚证方面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脾病而四肢不用”,即阳明冇病,不能够受纳和腐熟水谷,水谷精微生成障碍;脾有病,运化、升清功能失常,水谷之气外不能下达四肢筋骨肌肉,。四肢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滋养,则气渐以衰[8]。实证方面,如《素问?阳明脉解篇》所言:“登高而

6、歌、瑜垣上屋”。其病机为阳明盛则四肢实。虚实证虽不同,道理却相通,脾(阳)虚失养,故四肢不用。(胃)阳亢盛,则“四肢实”。由此可得,四肢以阳气为本。临床实践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阳气或盛或衰可引起的诸多病证,主要奋狂肿厥痹[9】等;治疗上,或补益阳气,或宣通解郁,或清泻热邪,补虚泻实,使阳气恢复正常。1.狂《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做了较详细地探讨,经中认为阳盛是狂证的病理基础,邪热内扰心神,神明失守不用,故而出现“弃衣而走”等神智错乱之举。从生理上“脾主四肢”[10]来理解,即四肢与脾胃奋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脾胃虚弱则四肢无力,脾受

7、湿邪所困则四肢倦怠,而阳明经热盛则易出现四肢躁动,狂乱无知,逾垣上屋等各种异常病理表现吋候。洪营东[11]对《针灸甲乙经》中治疗狂证的处方经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治疗狂证吋,重用阳经,轻用阴经;在阳经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手阳明人肠经。从侧面反应了阳明经热盛与狂证的密切联系。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故治法应为泻火涤痰,醒脑开窍,主穴以水沟、风府、少商、大陵、曲池、丰隆、隐白为主[12]。四肢以阳气为本,通过针刺四肢部位的腧穴以清泻里热,使亢盛的阳气得以平复,神明自安,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水肿《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

8、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姚止庵注解为:“四维者,四肢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盛则,则四肢实而挥霍扰乱。阳气虚则手足浮肿也”[13],从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