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ID:9126027

大小:57.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_第1页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_第2页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_第3页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高乐(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B849A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仪关系到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健康的心理。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2、据中国心理学会调查,当年在校大学生约有四分之一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挫折的现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因此,大学生罹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的确不多。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群体,情况大不一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根据北京15所大学木科生的调查结果,10年间,大学生中

3、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及占休、退学总人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有一部分不得不因此中止学业、休学或退学。这部分人占在.校大学生的2‰左右。研究表明,患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明显的年级、专业差异。大二、大三学生心理状况最差,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也较多,大一次之,大四最少。而且从所学专业情况来看,凡所学专业的学习和竞争压力越大,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就越多。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一)学习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而紧,学习内容深而广,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浙江

4、大学教师曾对该校文、理、工科419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0.5%的学生对大学学习“不太适应”,有10.2%的学生“很不适应”,两项合计超过一半人数。这些同学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合理安排吋间,学方法不对路,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成缋不理想,补考、重修在所难免。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成绩不好,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紧张、焦急、忧虑等,有的其至对学习失去信心。据某大学对本校1000名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一学年因学习成绩太差而留级、自费试读、重修的学生占10%左右,苦读四年拿不到学士学位的占30%左右。(

5、二)性心理问题。由于当代大学生在中学吋代普遍没冇接受必要的性教育,对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道德、性法制等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封建文化传统和现代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下,他们对性奋吋感到好奇、冲动,有时感到迷茫、困惑,以至不能正确对待性欲、异性交往、爱情等有关性问题,有的人甚至因失恋而走上自杀或犯罪道路。(三)环境适应问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学校环境的变迁。多数学生首次离开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意味着今后将开始独立生活,对众多的问题要

6、自己拿主意,自己设法解决。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冋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吋,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闲难,以及焦虑不安、精神衰弱,甚至出现擅自离校出走等冲动行为。二是学条件和方法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入学前是班级中学习的尖子,深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同学们尊重,自我感觉好、信心足。但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艽原有的拔尖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再是三好生了。假如对此现实不能正确地面对,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增强,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

7、行为。大学有别于中学,大学以自学为主,中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期间如仍沿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方法,势必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并使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映,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带来苦恼、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三是生活>』惯的变化。南北方学生倒位就学等,带来饮食上的差异和生活A)惯的不适应,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4和睡眠,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四)人际交往问题。它指大学生不能顺利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孤独、空虚、失落的心理

8、。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大都孤独,缺乏人际交往。这些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自我封闭,在他人心0中形成某种不好看法,从而丧失交际能力。二是嫉妒心理。从自私心理出发,羡慕超过自己的人,再从羡慕转向憎恨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的挑剔,其至造谣、诬陷、打击他人,以求自己心理平衡和满足,导致人际关系的扭曲。三是恐惧心理。在与人面对面交往吋,有的人举止拘谨,面红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