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名称: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相关负责人:潘懋郑海飞赵连泽于在平李昌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4年11月以下是主要附件目录:目录一、部分已发表的教改论文(20篇)1潘懋,张立飞,郑海飞,刘建波.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地质类本科教育和本科后续教育的协调与统一思考(四).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第4期;2张立飞,潘懋,刘建波,郑海飞.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4期;3郑海飞,潘懋,张立飞,刘建波.谈谈21世纪我国地质学本科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地质类本科教育与本科后续
2、教育的协调与统一(二).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4刘建波,潘懋,张立飞,郑海飞.当前我国地质类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地质类本科教育与本科后续教育的协调与统一(一).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5徐士进,陆现彩,赵连泽,王汝成,周新民,董少春,金莹.《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和课程创新建设.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第4期;6赵连泽.《晶体光学与岩石学》考试综合评分法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第6期;7王德滋,赵连泽.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2年第1期;8陆现彩,赵连泽,徐士进,陈云棠.强化能力培养的地质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中国地
3、质教育.2003年第4期;9王颖,陈云棠,赵连泽,蒋全荣,吴晓根.地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10孙勇,于在平,张云翔,薛祥煦,崔智林.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第4期;11张云翔,崔智林,符俊辉.认清学科发展趋势探索古生物学课程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1期;12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3期;13于在平,张云翔,刘永昌,喻明新.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地质学基地建设.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1期;14李昌年,杜远生,欧阳建平,金振民,刘世勇.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研究型人
4、才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国地质教育.2002年第2期;15李昌年.浅谈地学人才的创新培养——地质学理科基地建设感想.中国地质教育.2002年第2期;16赵温霞,刑相勤,欧阳建平,李昌年,杨力行,张旺生,李方林,李带平,胡业荣,毕克诚,李鹏翔.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发展及辐射功能.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7安黛宗,皮振邦,吴金平.当代大学化学教育的延伸——“化学与社会”公选课教学有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8李昌年.浅谈地质学人才培养方式——地质学理科基地建设感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杜远生,刘世勇,杨坤光,李昌年,欧阳建平等著.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赖旭龙,金振民等著.国外地质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一、部分文字,电子教材1,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2,潘懋,李铁锋.环境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3,路凤香,桑隆康主编.岩石学.地质出版社2002年8月4,赵连泽编著.新型材料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5,地质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6,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7,构造地质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一、部分获奖证书1,获奖成果:创建新世纪的地质学人才培养体系获奖者:华仁民赵连泽陈
6、云棠陈培荣戴水汉获奖等级:一等奖授奖单位:江苏省教育厅授奖时间:2001年2月2,获奖成果:江苏省高等学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获奖者:赵连泽,陆现彩,董少春,朱文申,胡欢,陈云棠,尹琳获奖等级:一等奖授奖单位:江苏省教育厅授奖时间:2002年12月2001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项目名单3,获奖成果: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获奖者:李昌年杜远生欧阳建平金振民刘世勇获奖等级:二等奖证书号:2001209授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授奖时间:2001年12月4,获奖项目: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点研究型人才培养模
7、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完成人:李昌年杜远生欧阳建平金振民刘世勇获奖等级:一等奖授奖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授奖时间:2001年9月5,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附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