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

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

ID:9113187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8

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_第1页
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_第2页
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_第3页
资源描述:

《颜宁-博客-师父领进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和研究生们分享一些实验室小经验精选已有11150次阅读2012-3-2417:23

2、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3、关键词:实验室研究生前两天和学生讨论课题,一个不做这个课题的学生也跑过来听,虽然不说话,但明显用心。讨论完课题,我对这个学生大加赞扬--他让我想起了读研究生时候的自己(咦?好像在自我表扬呀)。 想想我做研究生时候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似乎有两条比较可取,记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1.用心观察实验室senior成员的操作,不放过每一个参加实验室内部讨论的机会2.记住自己和别人的每一个实验失误,同样的错误绝不重犯 1.用心观察实验室senior成员的实验,不放过每一个参加实验室

4、内部讨论的机会 记得上大学本科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在课上给我们讲本系毕业的牛人,提到了钟毅(好像是),说他读研究生的时候,每次导师一到实验室谈课题,他就凑过去听,久而久之,他的见识就比同时进实验室的人强。后来他博士毕业,也没做博后,就在冷泉港拿到了教职。可能是出于对牛人的敬仰,我记住了这句话。当我自己进了实验室,潜意识里总想着这句话,不过稍微扩展了一下,不仅是导师谈课题,我凑着听,其他的senior成员谈课题或实验技术时,我也特别留心。最初一年,只要我手头没实验,总喜欢旁观实验室里senior成员的操作。 导师施一公做实验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他似乎脑海里早就设计好了各种操作,一旦做起来,一

5、气呵成。并且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细节,甚至小到枪头的使用序列、标签纸的折角;看起来好像微不足道的“小手脚”,经他解释才知道,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实验操作中由于瞬间分心而可能造成的失误。有时,一个小失误就可能让整个实验前功尽弃。一公经常说的是:“不是我们做实验操作快,而是我们犯错误少,弯路走的少。”并且,一公让我学会了什么叫严谨操作和大胆尝试的统一。在课题徘徊不前的关键点,他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表的主意。我到现在还记得,在我读博士生的后期,自己因为一些连续的成功,变得很自信(甚至已经自负而不自觉吧)。在一个很艰难的课题上,我们为了一个实验设计争执不下。我在脑海里演示一遍,觉得基本上是浪费时间,拒不肯尝试

6、。一公于是自己去做,竟然成为该课题成功前的临门一脚。为此,我抑郁良久。但也从此,让思路又打开了一大片。是啊,只要followlogic,有什么是不能尝试的呢? 在普林斯顿的时候,我还特别喜欢看师姐吴嘉炜做实验。她做事极其利落,bench一直都是有条有理,做完实验,立即收拾得干干净净。她的字又漂亮,看她的实验记录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而且,嘉炜基本不熬夜。她是实验室作息最有规律的人,可是工作量却不比任何一个人少,甚至更多。嘉炜教给我的是:实验设计基本上都是前一天晚上在家里洗漱时、或者休息前想明白的。在脑子里已经过了一遍,真正做起实验时,是不用再费心设计的。后来,我也学会了这个习惯。每天晚

7、上先想好次日的工作;第二天做实验时,节奏感自然就出来了。 柴继杰是我们实验室的大牛,也是最不科班出身的。但是我后来一直觉得,继杰真聪明(反正我觉得对下围棋、打桥牌上瘾的人都聪明)。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是“天马行空”。和继杰一起做过不止一个课题,发现他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会自创一些protocol。后来,当我的经验多起来了,不由得感慨,可不是吗,生物学研究里哪里这么多的“常理”?所谓protocol,不过都是经验的积累。只迷信别人的经验,又怎么能创新?有好几个课题,都是因为继杰的不拘一格而突破了瓶颈。他的风格对我影响颇深,让我后来总以偶尔的“歪门邪道”为荣,并且屡屡成功。 嘿嘿,除了他们,也发现了

8、一些人的笨拙之处,自己尽量避免。反面教材不赘述 不仅是看他们做实验,当实验室有任何课题讨论的时候,我总尽可能地凑过去。耳融目染中,不仅偷学了一公指导学生的方式,也从其他人那里偷师不少。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些小trick,我都会在脑子里打个转存下(唉,忽然发觉,那时候的记忆力是真好,基本过耳不忘。现在不行喽)。 几年下来,慢慢地发现,我也逐渐变成实验室里点子比较多、实验操作比较巧的人了。 2.记住自己和别人的每一个实验失误,同样的错误绝不重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实验里犯错误不可避免,不论是刚进实验室的菜鸟,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我自认为的一个好习惯就是:我

9、记住每一个错误,不仅是自己的,还有我听来的、看来的身边每一个人的操作失误,同样的失误绝不犯第二次。我一般对于失误过的操作都印象格外深刻,并且愿意告诉别人,也防止别人再犯。比如有一次,跑gelfiltration,用SD200的柱子。我偷懒没设压力保护,而输入流速的时候,竟然把0.5设成了5。幸亏我当时就在旁边,立即停止FPLC。尽管如此,不过几秒钟的时间,柱子已经矮了一节(幸好后来调试了一下,柱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