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

ID:9092244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7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_第1页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_第2页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_第3页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社会两大因素构建的新世纪坐标系中,与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应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确立在新世纪的参照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要完成系统化的层次定位,专业管理要实现服务型的职能转变,专业资源要进行国际化的重组整合,专业办学要采取开放式的模式体制,专业调整要建立前瞻性的预警机制。这正是职业教育面向未来,因应变化了的教育外部框架环境和教育内部运行机制作出迅速反应与积极调整的发展方略。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选择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00816)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随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新世

2、纪的两大特征: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社会,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态,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导致企业必须实施国际化的运作机制与生产组织,这不仅需要大量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者,更需要大批懂得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技术精湛的劳动者。这就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下,培养出既能满足国内劳动市场需求,又能参与国际劳动市场竞争的高技艺的职业人才。知识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由不久前的10年,减至当前的5年。同样,在这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也会引发“能力半

3、衰期”的加速。这表现在职业活动,对处于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劳动者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岗位的复合、职业变动的频繁,使得劳动市场呈现极大的动态特性,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动态的适应能力,由此劳动者对自身发展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显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在知识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出既能适应动态性市场需求,又能满足个人生计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4000多万毕业生以及数以亿计的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曾经历了一个

4、快速发展的时期。但近年来职业教育面临很大困难,形势十分严峻。自1996年起,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连年“滑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研究资料表明,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2000年比1999年减少71万,而普通高中招生数2000年则比1999年增加76万。至此,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52比48减至2000年的47比53,下降5个百分点,形成比例倒挂情况。另据江苏省统计资料,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出现了15%的新生不入学的现象,入学率仅85%。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怪圈”: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入口”受阻,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出口”不畅,学生就业难,适

5、应能力差。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制造业高新技术化及服务由传统的餐饮、旅店等服务业,向咨询、信息、教育等服务业的全面扩展,全国又急需大量训练有素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的一线劳动者。当前,在许多发达地区,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已超过博士和硕士生,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严重短缺初见端倪。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当职业教育探究自身的新的历史定位的时候,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如何确立在新世纪坐标系的参照点,就成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关键。无疑,制约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连接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专业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因应变化了的教育

6、外部框架环境和教育内部运行机制能作出迅速反应与积极调整的切入点,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寻求方案的关键。适者生存,强者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专业建设的优劣决定了转型期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职业学校如何学会通过专业建设的优化组合确保新世纪职业学校的生存有一个大的空间,又如何学会通过专业建设的改革创新确保新世纪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一个强的趋势呢?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勾勒出专业建设走向的大框架,以求为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一些理性选择,形成专业建设的新的发展方略。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要完成系统化的层次定位从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出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如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合理分工、互补

7、与衔接,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职业教育决策问题。对此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位。从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考虑,哪些职业可由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覆盖,哪些职业需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又有哪些职业则应由中职后的非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再如,哪些专业教育或专业培训属于职前范畴,又有哪些属于职后范畴,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以求获得科学的结论。以软件人员为例,软件大国印度的权威人士的分析表明,如果把IT比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