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

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

ID:909095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_第1页
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_第2页
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思考的火花燃成思想的火炬——初中语文教学一得湖南省澧县闸口中学孙昌耀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更为深刻、周到的思辨活动——善于发现、敢于提出、乐于钻研问,,大胆怀疑,科学探寻,从而崇尚真理,勇于创新。如何使碰发出学生思考的火花,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呢?笔者认为:一、解放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是教师或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也需要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不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相反,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以具备

2、海纳百川的民主胸襟是一种极可贵的科学品质。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二、改革创新,教师应成为善于思考的教育者。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所以,对学生最好的指导,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我常常给学生讲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为什么会这样说?文中几次出现

3、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再如,《灰姑娘的时钟》,“守时”原则,当时凭什么事执行?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准确无误吗?通过点拨,学生们似乎一下子活跃了许多,课堂气氛也顿时生气倍增。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书,于是我便经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并给他们念我根据这些思考所写成的读书随笔。这些文章的观点也许不算精辟,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质疑权威的精神和并非人云亦云的见解,无疑能给学生心灵以深深的感染。三、创设情境,让设问点燃学生的求知欲。l、创设情境设问。我们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

4、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考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然而,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设问。最初,我叫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是教师没有把问题的情境融入到学生中去,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设问激疑,学生才能展开想像的翅膀;才能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2、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

5、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我以《理想的阶梯》一文为例,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初读课文,好像都懂了。但是,我却在他们都觉简单的地方提出了疑问:“课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不就是多余的了吗?在第二段中,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这三个有的……'顺序可不可以换一换?” 学生一听,觉得要回答这些问题真还不那么容易,于是深入讨论研究,对课文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考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

6、的问题。在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不少学生会出现为问而问的现象。教师当然不能因此而向学生泼冷水,但也应及时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重点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生词,但更是指单元重点和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另外,为了使学生钻研课文更加深入,我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四、平等切磋,指导学生自己研讨问题。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经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了,而且他们嗷嗷待哺地渴望

7、教师解答。但是,教师不应急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立即予以解答,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的火花继续闪烁,以至燃成思想的火炬。学生所提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字词认读和难句理解的问题;第二类是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出课文重点而且是教师也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我认为,这三类问题,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钻研、切磋,以寻求尽可能准确的答案。对于第一类问题,可采用“甲问乙答”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对于第二类问题,虽然直接涉及到教学重点,但教师也不宜包办解决,仍应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讨论切磋。教师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