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基因遗传与中医原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基因遗传与中医原气云南南疆医院黄传贵刘海生欧馨泽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表达这种遗传信息,变成特定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基因信息来源于本人父母的遗传,如不遭遇极端情形(严重的化学污染,核辐射等),一生不变。来自父亲的和母亲的遗传信息各占50%的比重,而人体基因信息的表达是父系和母系遗传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1】。基因,是现代科学的一项重大发现,已成为现代科技的前沿领域。那么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医,有没有类似的概念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概念就是原气。首先,有必要鉴别一下“原气”与“元气”的异同。因为很多书里是这样定义元气的,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
2、中最基本、最重要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元阳之气。其产生是禀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养育,以保持元气的充足。实际上,原气不完全等同于元气。王玉芳老师撰文指出:“原”与“元”虽然有时通用,但基本含义是不同的,也不能随意相互取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康熙字典》中,“元”除了本、始之义外,还有首、大、气、善等多种含义,“原”就指本原和平原,“元”的含义多于“原”,应用也比较广泛。从“元年”、“元首”、“元素”等带“元”的词语中不难看出,“元”除了表达本、始之义外,更侧重表达重要、基本、第一的含义,这是“原”所不具有的。《辞海》中认为“原”是“源”的古字,
3、因此,“原”的含义较单纯,它所表达的本、始之义比“元”更明确、更强烈,例如“原始”、“原来”等也不能用“元”代替。【2】元气由肾精所化,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源头,因此由先天之精所化之气为原气。“后天之精”是人出生以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份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养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盈,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先后天之精共同藏于肾,统称为肾精,主生长、生殖和发育,肾精所化之气,能够推动人体
4、的生长发育,促进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称为“元气”,又名真气。元气与邪气相对而言,即是人体的正气。“元气”和“原气”共存于肾中,但其组成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元气”包括“原气”,“原气”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元气”来体现,因此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原气禀受于父母,从中医学角度而言,原气不足是先天禀赋虚弱的根本原因,也是各类先天性遗传疾病,如胎怯、胎疾、畸胎、五迟、五软等的根本原因和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如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现已证明与遣传因素有关的疾病的内在体质因素。这与基因控制着人的胚胎发育、器官系统
5、组织结构的变化过程和人的每一发育阶段的作用关系密切,由此可以说,基因就是中医的原气。原气在中医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每个人先天禀赋的原气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其各异的特点。平人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但是因为先天所禀原气的差异,有的人面色偏红,有的人面色偏黑,有的人面色偏青……。平人脉象为有胃,有神,有根的和缓脉,但因禀赋差异,有的人脉偏长,有的人脉偏弦,有的人脉偏实。所禀原气不同,不但造成了生理上的差异,还会造成性格上的差异。《灵枢.通天篇》就记载了阴阳五类不同人的特点,如:“......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
6、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只有先了解病患自身的一些基本特点,即了解了病患的原气的概况,才能有效分析判断疾病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及预后,避免错诊,漏诊,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用药也紧紧地围绕着谨和原气的法度。如《伤寒论》所载,太阳中风患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之人,治疗当用微微发汗之桂枝汤,而不可用峻汗之剂麻黄汤,因为卫外不固之人遭遇风邪,营阴本就不守而外泄,此时治疗应使汗微微出而解表
7、邪,这样邪出不伤正。若此时用峻烈发汗的麻黄汤,会使营阴大量外溢而伤正,引发各种变证,使病情变得复杂。自古以来,治愈疾病不是中医的最高目标,中医的最高目标是“治未病”。“治未病”就是通过现在积极地干预,避免将来可能会得的疾病爆发。为什么在几千年前,中医就有如此的“雄心壮志”?笔者以为,这与原气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密不可分的。中医讲“知常达变”,唯有知道了“常”,了解了一个人的原气概况(素体情况),知道了这个人先天有哪些不足,才能推断出这个人将来有可能的变化,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健康危险,患什么样的疾病,这就是“达变”。现代医学已经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