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

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

ID:9052368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_第1页
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_第2页
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曲径通幽处,功到自然成——文言文学法琐谈430090武汉市汉南一中张大勇谈起文言文学习,初中生们十有八九会面露难色,“撼山易,撼文言文难”。果真如此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标高是选文“浅易”,具体要求定位于“了解”“朗读”和“背诵”。应该说这些要求顾及了学情,是合情合理的。只要转变态度,端正学法,文言文是可以学好的。一、消除隔阂,增进感情当代初中生之所以怕学文言文,主要是生

2、活环境与古人相去甚远,加之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语言“代沟”频现,他们难以理解写作背景和古人心理,避之唯恐不及,遑论喜欢了。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文言文。万物有源起,语言是文化之根,就像江海以百川为源,泥土以尘埃为源一样。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就会日趋虚无式微。譬如,现代汉语词语中有些语素义不容易分析,如果我们掌握了它们在文言中的词义演化,理解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义就容易得多。举例来说,“渔利”一词容易写错,意思也不好懂。“渔”,文言义为“夺取”(“渔者,谓侵夺取

3、之,若渔猎之为也。”)。由于这样的渊源,“渔猎”现代汉语解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所以吕叔湘先生说:“辨析现代汉语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文言除了肩负文化传承之任外,还特有简约之美。如说“像狗似的蹲坐”,古人只需两字:犬坐;今人说“像狐狸一样多疑”,古人只说“狐疑”。文言文并不死板,相反极具灵性之美。如,“而”是一个最常见的虚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作“但是”“和”“反而”“如果”解。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个学生在作文时,不管三七二十一,连着用了十几个“而”字。老师看后,非常生气,便在文章下批道:“该而而不而,不该而而而;从今而后。已而已而,应而便而,不应而不而”。

4、文言文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木兰诗》让我们知道何谓义无反顾,勇赴国难;《陈涉世家》向我们诠释了自我拯救,敢于担当;孔子告诉我们求学要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谦逊,孟子告诉我们人际交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灿烂的文化,接受道德的洗礼,还教会我们生存智慧。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重要方法。放声的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它可以使我们对文言文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诵读“三要”:读准字音——留意异读、形近字和多义词文言文

5、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破音异读,又叫“读破”,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改变该字词词性和意义。例如: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骑”多作动词,读作qí;但在此处用作名词,骑兵义,其读音也随之变作jì。通假异读,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应读本字音fǒu,不读bū。古音异读,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纪年、封爵、姓氏、器物名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

6、,而不要读为“kěhàn”。文言文中有一些形近字,诵读时要仔细辨清字形,查明字音,切不可以形近字的音去替代或者读“半边字”。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踣”不能读成péi或bèi,应读作bó。对多音多义字,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弄清字的意思,再确定读音。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度”在此处是“估计、揣测”义,应读作duó;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度”在此处为“度过、越过”义,应读作dù。读好停顿——留意抑扬和句意关系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停顿

7、。可以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的规律来停顿;句首语气词、关联词“夫”“若夫”“盖”“故”等后面应有停顿;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地名、人名等常识要有所了解,避免致误。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句中的动词“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要作停顿,应读作: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余闻之也久。(王安石《伤仲永》)“也”字放在句中,表示停顿,用以舒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