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

ID:9040549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_第1页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_第2页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_第3页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_第4页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呼唤“无用”意识赵夕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呼唤“无用”意识郝戈庄初中赵夕波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在我的教育梦想中,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浩荡的春风,而每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是一个个举着小伞的蒲公英种子,春风记得每一粒种子的心愿,把每一个蒲公英的希望郑重地托付给那片它们中意的土地,于是一个个蓬勃的生命装点出万紫千红的自然。然而我们的教育似乎成了“考试的皮鞭”下、“向名牌大学进军的号角”中的痛苦而漫长的跋涉,成功的排名就是分数的排名,与其他无关。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有用”的只有两个字——

2、分数;对高等教育而言,“有用”的也有两个字——就业。于是对基础教育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瞄准了“分数”二字,“分数”成了教育的目的,也成了“有用”的标尺,于是品德的培养成了“无用”,于是人文的熏陶也划归“无用”之列,于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所谓的数学“奥赛”的辅导,于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英语的家教。我一直认为,没有知识也许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被知识武装得坚不可摧,却有一颗冰冷的心,这样的生命对自己、对别人都像是一场恶梦;这样的教育对人生、对社会都潜伏着危机。我们的教育的确需要超越所谓的“有用”意识,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无

3、用”的意识。   “有用”指向眼前的现实,而“无用”给我们展示的却是灿烂的明天。在古希腊,一位老人在繁星满天的夜晚仰头观看天象,看得入迷的他不慎掉到一个枯井里,于是他大声呼救,一位年轻的女子救了他,讽刺道:“你连脚下的地方都看不清,还看天上的星星?”老人同样意味深长地回答:“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土地,那么将永远无法看到灿烂的星空!”有时,我们梦想的高度决定我们生命的高度,一个人能超越现实,追逐梦想,那么他一定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曾担任大司寇的孔子有条件过富足的生活,但他一生奔波四方,推销他的充满“仁”与“爱”的大同之梦,虽屡次受挫,但矢志不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4、如浮云”这是他对所谓“有用”现实的郑重宣言,千年之后听来仍然振聋发聩。今天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当问到孩子的梦想时,他们会把“有用”的“分数”转化为“作大官”“挣大钱”“娶漂亮的老婆”,多么可怕的“有用”!对一个民族而言,失去了对“无用”梦想的渴望,只是盯着“有用”的现实,这个民族必将走向毁灭。记得在讲《鸿门宴》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项羽,你会怎么办?”,在许多学生说出会毫不犹豫地杀掉刘邦的时候,我的心却变得很沉重,而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怯怯地说:“我也会和项羽一样放走刘邦,我因为不忍心杀死他。”那时全班一片寂静,我的眼里满含着泪水,他的做法也许不会让他成功

5、,但是他的答案却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答案。记得在讲《屈原列传》时,有的学生:说屈原多傻,那么有权、有钱,为什么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却苦苦于“无用”的“求索”,最终“自沉汨罗”?我这样告诉我的学生:“屈原从西边沉入了汨罗江底,东方的天空中却升起了一道彩虹,光耀千年,灿烂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成功与失败有时似乎并不应该是我们评判生命走向的唯一选择,“有用”与“无用”也不应该是我们追逐与抛弃的终极准则。    教育中对“有用”的强化,其实是对物质的强化,是对精神的忽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属于物质,一个属于精神,然而现实中精神的世界常常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当

6、名利的烟云遮蔽了生命的天空,精神的太阳就会暗淡无光;当生命的双翅缚上了物质的黄金,精神的天空永远和地面等高。想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实,明月松间照,照亮的是他纤尘不染的心灵,清泉石上流,流走的是他追名逐利的灵魂;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思想高坐于云端,所以他才能采到世界上最芬芳的菊花,他才能看到世界上最美的南山。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有用”的“分数”上,那么对美好情感的珍重、对高尚情怀的追寻都将归入“无用”的选项,因为那不是平时考核的内容,与高考的成绩也没有半点关联,所谓品德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语文课失去了激情的涌

7、动和思想的升华,变成了单纯而冷静的材料分析;数学课失去了缜密的思维和真理的追寻,变成了定理定义的生搬硬套;外语课失去了对不同文化的品读,变成了单词和语段的机械训练。由于功利化观念驱使,短期行为泛滥,重理轻文,重书本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热衷于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选拔尖子,这种淘汰式的教学以多数人的失败为代价,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标。而这些精英反倒常常是知识单向、心胸狭窄、人格有缺陷的人。记得一次和学生去春游,一个在班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了我最大的感动,每次休息结束后,她都拿起自己准备好的塑料袋,一个人默默地把同学们丢弃的垃圾收集起来,带走,动作是那么自然,神情是那样

8、从容;午餐的时候只有她看到一个同学没有带水,正在嚼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