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34049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文化垃圾与学校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垃圾与学校教育 Chenyunliang316948078@qq.com一、 什么是文化垃圾 文化产品一般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商品属性,即具有满足接受者娱乐和消遣的特性;二是教育属性,即具有满足接受者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接受者精神思想境界的特性。这两种基本属性,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后者是前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前者升华了的东西。有些文化产品的生产,片面注重前者,以营利为目的,以满足消费者原始需求为动机,盲目迎合消费者口味,盲目迎合市场。这种文化生产动机的片面性,必然导致低级庸俗、荒诞无稽的文化产品的产生。这种文化产品有害于人类精
2、神文明,有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故把其称之为“文化垃圾”。 二、文化垃圾的特征 (一)生产传播的公开性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某些文化生产领域和传播媒介丧失了自身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落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对文化产品的生产缺乏认真的态度,传播又缺乏必要的审查和严格的管理,致使一些精神鸦片逍遥法外得以问世,一批文化蛀虫堂而皇之登上“艺术”宝座,走上银幕舞台。(二)形式内容的引诱性文化垃圾的经营者们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探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文化的消费思潮,不断改变自己的“产品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机制”,表现为:
3、(1)包装越来越“刺激”。不少书刊的封面、影视海报竞相出现了半裸女人、凶杀搏斗画面。“少儿不宜”、“性感明星”成了影视院厅招揽顾客的绝招。(2)内容越来越“动人”。影视中的性爱镜头越来越泛滥,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越来越显露,歌曲也变成“爱”的海洋,“吻”的温床。现在几乎看不到不不写性的小说,它成了讨好世俗的主要手段。(3)形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从几年前、几十年前的手抄本、书刊、影视片等“传统”形式发展到当今的电子光盘、电脑网络等“现代”形式。(三)对社会机体的腐蚀性现代文化垃圾以适应消费者最低级的文化需求为基本特征,大量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4、、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肆意宣扬自私自利思想、腐化享乐思想、竭力渲染恐怖色彩、萎靡伤感色彩、荒诞离奇色彩。有人说,“在中国很多坏事是从荧屏走向生活的”。不错,文化垃圾“腐蚀着人们的心灵,消弭人们的斗志,瓦解人们的精神,败坏人们得到的和社会风气”,如果听任这种瘟疫传播,将诱使许多意志不坚的人道德败坏、精神堕落。(四)文化垃圾的接收主体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学生学识水平较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尚未定型,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意志也比较薄弱,易受感情支配,易走极端。同时,他们的猎奇心较强,性意识又开始萌生,
5、容易受各种外界新异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上的特点,决定了具有刺激性、新异性、怪诞性的文化垃圾最为执着、最为狂热地接受者是青少年学生。三、文化垃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是文化垃圾接受者的主体,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文化垃圾必然对学校教育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文化垃圾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严重障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文化垃圾已经蔓延进校园,并侵蚀到学生的心灵,使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步履艰难。校园里、教室内、宿舍中,哼唱“抱着妹妹上花轿”者有之;课堂上、休息时、饭空间,读“神功奇侠、情断魂
6、肠”书者有之;家庭中、街道旁、地下室,看不良影视、打电子网络游戏者更有之。歌星、影星、书星(流行书刊的作者)成了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偶像。据报道,沿海某省中小学中,知道白求恩的仅占0.8%;大连市某些中学生竞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歌星”;南京市有三千多名青少年参加的“十大青春偶像”评选,港台歌星十占其九;某中学调查青少年的理想与志向,60%的人答“当一名歌星”。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叹,苦口婆心几年,不如文化垃圾半天。(二)文化垃圾严重影响着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学生要学好教科书知识,并不能单靠爱好、兴趣,还要付出刻苦的努力。这样,学生接受教科书知识与接受文化
7、垃圾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灌输与引诱、被动与主动、艰辛与娱乐、有意与无意、厌学与乐学的种种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势必造成学生在兴趣、意志、精力、时间上对教科书学习的偏离。有资料表明,学生接受文化垃圾比接受教科书知识兴趣上浓得多,接受上容易得多,印象上深刻得多。据调查,某中学100%的学生在课堂上看过不健康的“课外读物”,其中,在课堂上看过长篇言情或武打小说的占50%。(三)文化垃圾严重的阻碍着青少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人类历史上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学校教学时间的限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大部分不能选入教材在课堂上系统
8、的传授,学生只能在课余时间接触,到社会中学习领悟。目前,学生生存在一个文化垃圾包围的环境之中,自然无法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法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