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ID:9033291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5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_第1页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_第2页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_第3页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_第4页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关键词:《孟子》、艺术特征、论辩、现实主义内容摘要:孟子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其文章议论风发,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孟子》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修辞也别具一格,其比喻形象生动,取喻的方法也千变万化。善于论辩也是孟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孟子》七篇论战性强,感情充沛,言辞机敏,锋芒毕露。他的散文还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孟”并行,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孟子的散文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先秦儒家散文中,《孟子》向来以“文学”性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1]刘大杰称

2、:“当时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也很有影响。”[2]一、语言特色与修辞(1)孟子是一个语言大师并且非常重视民众,所以他一贯只崇尚平易而反对诡谲,他的散文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不和章法的句法,精辟准确的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梁惠王下·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对话,阐明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和意义,充分表现了孟子精湛的语言艺术。大量采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简洁精练又概括性强,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

3、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这段文字揭露齐宣王的大欲,论证以力求霸必败,应反本推行王道。孟子运用和一系列排比,极尽铺陈、烘托之能 ,以壮文势。 (2)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孟子在阐明事理时,常常使用比喻,是使文章活泼生动,明白晓畅。据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章,使用了一百五十九个比喻,大大丰富了比喻这种手法。《梁惠王下·

4、齐桓晋文之事章》前后用了八个比喻:“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等孟子设喻取譬不仅数量多,而且生动丰富,设喻不拘一格,有的是眼前景物;有的是书中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语破的有的妙喻成串。孟子的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要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世人所称道。二、论辩艺术孟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关于论辩。战国中期,游说讲学,互相辩难之风大盛。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以知言善辩而著称。在辩论

5、中,他旗帜鲜明,感情充沛,锋芒毕露,说得对方无言以对,显示出雄辩的特点。(1)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做集中分析论证以服人,具有“若决江河”的气势和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瓦解,不怕反复,多用排比,重复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派。[3]“不得以”而辩的现实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论辩技巧。论辩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欲擒故纵的方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上严密的逻辑推理,陷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甘心折服。如:“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

6、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孟子形象的揭露了贵族们的残暴与罪恶。这种蔑视君权骂桀纣是独夫民贼的观点,在当时社会非常难得,一针见血,无可置辩。(2)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如《梁惠王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章》就是典型一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

7、他。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指出:“他擅长纵横家那套‘捭阖’、‘转丸’、‘揣情’、‘摩意’之术”。(3)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化章法,富于戏剧因素。如在《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中。孟子抓住农家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平均绝对主义的错误论点,提出一连串的设问。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8、”曰:“许子以釜甑爨,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