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

ID:9027526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5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_第1页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_第2页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_第3页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_第4页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归属感——留守儿童的需要(来自http://liushou.jiaoyu.org的内容)留守儿童在寻找自己的权威,但因为找不到,他们往往就会失去认权威的能力,会失去听从权威的能力。其实,让服从权威是唯一的能培养他们意志和自控能力的手段。所以,在留守儿童长大之后要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会是很弱的。我们也不可能在抛弃了他们之后又逼迫他们接受我们作为他们的权威,但我们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可以成为他们权威的文化内容和创作。留守儿童在现代越来越大的学校里越来越陌生,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空间,找不到归属感。因此,现代农村的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找不到自己人生的追求,从而就跟着帮派

2、,上瘾上网或退学。如果我们不想让在青春期封闭自己的初中生找不到自己人生的追求,我们就必须在小学还能接受的年龄做预防。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也就是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能作为他们权威的东西。只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才可能被他们在乎,被他们接受。所以我们需要让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共同创作只属于他们一个班级的东西。他们需要在比较漫长的过程中体验并克服困难、最终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有长久创作的人才不空虚、不会被动地依赖什么、不怕闷。这个网站想介绍的是如何让艺术和实践课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共同的创作来创建新的归属感,从此找到并建立自己生活的自信,找到去改善社会的力量。在这

3、个过于着急的竞争时代,只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来决定集体的事,让集体的事由每一个学生而实践,没有自己家的留守儿童才会找到力量。如何跟留守儿童创作心里的状况   物质快速的发展也来到了留守儿童的身边。他们的父母去打工赚钱给自己的孩子建新房子。每周末能回家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就一或两个人住在一栋两到四层楼的房子,跟这几年刚刚不要的泥土瓦房比起来是富裕了好几倍。但房子里的生活如何?在以前的泥土瓦房大人给了每一样东西它固定的位置,而生活也从大人得到了有规律的节奏。现在的新大楼呢?仅仅有小孩搬到里面去,而小孩没有能力给每一样东西分配一个位置,也没有能力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当他们用完一

4、样东西时,就让它掉在正好经过的位置,下次怎么找都找不回来,反而他们在仍满东西的地面上走。   现在的留守儿童接触的大人少,接触的社会多,所以他们越来越难适应有权威的课堂。因为最缺少的是一个在他们身边的权威,所以他们已经不认大人作为的权威。在上学之前,周围的自然环境来作为他们主要的引导力。自己已经没有了追求的爷爷奶奶做不了小孩的权威。另外只有作为青年的哥哥来替代大人本来要做的权威。所以到了上学年龄,他们就变得特别野,特别无律。   没有了权威,他们也就没有了可教育和完善他们意志的手段,没有了可培养自控能力的手段,因为意志是通过服从权威,不是通过理解什么道理或知识而培养的

5、(只6有到了青春期之后已经过了能培养意志年龄的人才需要在行动前去理解)。一个总是需要先理解,然后才行动的小孩在将来长大之后的意志是没有的。虽然,留守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也能培养很强的行动力和自力,但没有通过服从而培养的意志是没有自控能力的,乱发挥的意志。在他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这个缺陷才会很突出。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就需要一个权威,而因为上学前的事情已经不认权威的留守儿童需要一个能代替权威的因素。不过,这个因素需要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或者只属于他们班级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乎,不可能接受,不可能把它当成跟自己有关的权威。跟留守

6、儿童一起做的创作可以成为这样的一种因素,可以成为他们的“家”,而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项目比家长更能成为一种拉力,一种带来追求的拉力。在创作中发现的追求也就是一种具有拉力的权威,而自己没有理想和追求的家长能给的也只能是压力。 遵守天性   学生需要我们给他们文化,不过那需要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只有从自己的行为得到的感受而获得的文化才具有足够的深度,才可能够让学生在青春期时期保留着足够的力量,不进入那种找不到方向的状态。如果给属于自己的文化不是在青春期之前完成的,如果已经到了青春期之后,我们就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到了青春期,学生已经封闭起来了,已经不

7、接受。在之前没有获得深度的学生就会进入一种无精神的空虚,而对物质的消费就会代替本来能有的精神。留下的主要只有了对自己身体和行为的感受。到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以后再也找不到更多的追求,再也找不到去追求与社会不同东西的力量。   所以关键时间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在这里介绍的是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我们能做的只是遵守孩子天性的规律,也就是:让学生先行动,然后在行动中找到感受,最后从自己的经历找到认识。只有这样获得的对道德的认识才是青春期的孩子还能接受的。但只能是从以前的行动,因为到了青春期,他们已经不会根据权威去行动。   虽然我们要抓紧时间,但只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