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

ID:9024295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_第1页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_第2页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_第3页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_第4页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性本爱丘山猛志逸四海——陶渊明诗歌的淡与不淡李青龙(庆阳市环县天池中心小学,庆阳,745702)[摘要]陶渊明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情就诉诸笔墨,无矫情也不矫饰,他性本爱丘山。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声韵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且诗中多用内省式话语,坦诚的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发源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纯是自然流露。然而,陶渊明也并非浑身静穆,他不但有“性本爱

2、丘山”的一面,也还有“猛志逸四海”的一面。虽隐居田园不问世事,但仍然滚动着一颗炽热的心,始终有一股潜流时时在他中涌动着,撞击着他身在田园却又渴望功业,并为此焦灼不安。以至于龚自珍《舟中读陶诗》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陶诗固然有“悠然见南山”的超逸静穆,却也有“猛志逸四海”的金刚努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掀起其神秘面纱的一角,窥视其人格中“性本爱丘山”与“猛志逸四海”之二端,来认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淡不淡陶渊明(3

3、65——427),字元亮。《宋书·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据《宋书》《晋书》陶潜传载,渊明为晋成帝时大司马陶侃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他性情任真,洒脱不羁,嗜酒,闲静少言,不慕容利,常著诗文自娱以示已志,不记得失。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江州祭酒,然不堪忍受吏府拘束,也不愿作小小吏职,不久便辞职而归。后州府又召为主薄,他辞谢不就。安帝隆安四年(400)至五年,曾一

4、度在荆州为吏。元兴三年(404)复为镇军参军,在刘裕幕府任职。义熙元年(405)再为建威将军参军,三月赴建康就任,安身立命于田园。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卒,时年六十三岁。史臣赞其:“确乎群士,超然绝俗。”(《晋书·陶潜传》)陶渊明是晋宋时代著名的大诗人,辞赋散文家,所著诗文一并流传于世,有集八卷.家道中落,使陶渊明失去了优势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生活条件。但是,祖上留下的产业虽少,但还能让他潜心读书,孜孜向学。读书是陶渊明的一大乐事,他勤奋好学,饱览群书,以至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且陶渊明天赋甚高,颜延之曾称他“学非称师,文取指达。”陶渊

5、明成年之后回忆往事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儒家的经典著作〈诗〉、《书》、《易》、《礼记》、《春秋》等是陶渊明的启蒙读物。少年时代,儒家思想已在他意识的深层扎了根,加上出于对曾祖陶侃事功的景仰和自豪。陶侃是东晋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家风素谨,尚道义重名节。渊明曾在〈命子诗〉中崇敬地赞美道:“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使他也曾有大济苍生之心,“忆我少壮时,无乐字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但是,陶渊明读书的范围也不限于儒家经典。魏晋以降,玄学昌行,士人莫不

6、受此风影响,又由于他少时多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未尝有喜-5-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所以,日后,他的个性、修养上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加上家道中落,清贫少业。深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因而老庄乐知天命,淡视功名,崇尚自然的思想引起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性本爱丘山”和“猛志逸四海”两种不同的志趣。性本爱丘山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隐士,他们是仁者、智者,但他们不愿参与热烈的社会生活。

7、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士人唯一光明的大道是做官,不愿从政成了隐士遗世独立最令人瞩目的表现方式。隐逸也便成了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人们发现自我在凌乱破碎的社会面前显得那么孱弱渺小,人格在传统伦理道德的禁锢下竟是如此的压抑和残缺。人们尝试着摆脱传统伦理道德的拘控,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个人价值的意义。寻觅着个人生存和自由的途径。他们希图通过隐逸找到一条远离祸乱,避开尘事,自由舒畅,清静安宁的

8、“乐土”。于是归隐田园山林的隐逸生活便成了东晋士人风会所趋的一种时代风尚。生活在这种社会之中而坚持固穷守拙,效法名隐的陶渊明只弃官归隐田园自在情理之中。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常常赞叹古代名隐伯夷、叔齐、长诅、桀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