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

ID:8981477

大小:179.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4-13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_第1页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_第2页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_第3页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_第4页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部分)(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研究的问题还不完整,实际上还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对教育事实的描述,而研究的成果,散见于哲学、政治学、文学等学科的论著之中。如中国古代的孔子(《论语》)、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朱熹(《四书集注》),西方古代的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土多德(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我

2、国战国后期的《学记》(据说是孟子弟子乐正克所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书仅用一千二百多字,阐述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等十分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

3、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作了新的探索,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较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确立了教学的基本原则,还对教师的职业作了很高的评价。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深刻地表达了“自然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有两层意思:一是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二是教育不要从过去惯例或习俗出发,因为那些都是压抑人性扼杀人性的,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爱弥儿》开篇的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

4、笃德》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德国哲学家康德把他在大学授课期间的讲稿经修改编成了《康德论教育》一书。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这本著作不仅包括管理、教学和训练等几个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包括了心理学和伦理学。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教学“四段论”(明了、联合、

5、系统、方法)。他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概念。他明确指出,“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48放在一切论述之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统一性。此外,还有很多有名的教育著作,比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等。尽管这些论著还不是以一门学科的体系来论述教育,但它们都为教育学科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

6、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杜威。他的代表性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等。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

7、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2、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成“教育”一词,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者成善,手段是模仿。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在西方,英语中的“教育”是“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为引出、诱导,意思是引导儿童固有的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