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

ID:8980700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3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_第1页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_第2页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_第3页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_第4页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师索达吉传讲修胜义菩提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修胜义菩提心)分三:一、略说连接文;二、以观察修广说;三、以安住修摄义。诸位一切是缘起,缘起观待无独立,转来变去妄相幻,如旋火轮是显像。如芭蕉树无实质,如晨霭观非可怖,如阳焰水远美妙,如镜中影似真实。如云如雾似停住,此敌凶手我亦尔,似有毕竟永非有,似真悉皆不曾真。似现超离增损境,彼者有何业之轮?此虽如是无自性,然一碗水显月影,业果虚妄多鲜明,显现许中当取舍!梦境劫火盛燃时,虽无自性热恐怖,地狱等虽无自性,炖烧等惧故当弃。如烧迷时虽无暗,深长洞中游弥漫,无明等虽无自性,当以三慧除迷乱。唱起乐师伴奏歌,观察声音无自性,未察聚合出悦音,驱除人心之忧恼。业与因果详分析,虽无一异之

2、自性,然显现法能生灭,似有苦乐受种种,显现许中当取舍!犹如水滴满瓶器,第一滴水非满瓶,非由末等一一滴,缘起聚合盈瓶器。谁受未受苦乐果,非由第一刹那因,非由最末刹那等,缘起聚合感苦乐,显现许中当取舍!奇哉未择似欢喜,此种显现无实质,然而显现似存在,此法甚深劣难见。今若入定于此中,定显现许亦有何?有何有复有何无?承许是非悉何有?无境有境之法性,离诸取舍离戏论,本来性中无智慧,坦然安住成大士。祈愿如是析世俗,以及胜义菩提心,二资无碍至究竟,获得圆满二利益。我舍国政苦行时,积累福德谒师尊,得此甘露法灌顶,今能对治续法脉。我于宗派无偏颇,展露智慧博学时,虽见无量稀奇相,觉此法方利浊世

3、。(以观察修广说)分三:一、抉择实相空性无我;二、实修现相无欺缘起;三、宣说甚深现空无别。庚一、抉择实相空性无我:这个科判着重抉择无我空性的实相。但这里所讲的实相,跟《中观根本慧论》所讲的实相,还是稍有差别。若按藏地某些论师的观点来解释,这种抉择方式,与中观应成派抉择菩萨后得位的见解或智慧近似。也就是说,并没有着重抉择远离戏论的不可思议境界,主要以虚幻的比喻来宣说现空无二。诸位一切是缘起,缘起观待无独立,转来变去妄相幻,如旋火轮是显像。因为胜义谛极为甚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领悟,所以作者提醒我们谛听:诸位!世间所有万法全部都是因缘而起。所谓缘起,即世间一切显现法全部互相观

4、待而产生,比如智慧宝剑和无明烦恼,无我和我,怨敌和亲人,以及上下、左右、黑白等。在三界当中,没有一个法是无因无缘、独立自主的,全部都是转来变去的妄相,幻变不实,如旋火轮唯是显像。比如我们今世做人,下世转为旁生,再下一世转为天人等。又如一碗水,人看作水,地狱众生看作燃烧的铁水,天人看作甘露,持明者看作佛母等。其实,整个世界一切万法,并非实有不变,不仅佛教这样承许,量子力学等物理学也已证实。当然,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也不可能揭示众生的心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对心外的事物,也不可能像中观应成派那样,全部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不过他们也基本上知道,柱子、瓶子、山河大地等一切法,全部是心的

5、幻变,全都变化无常,并非静止不变,全都可分,而非不可分。在知道外境是假象后,若不停留于字面或理论,而作进一步地思维和观修,就会断除对外境的贪执。可惜,很多懂科学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再者,若有能力抉择外境,就像《入行论·智慧品》所讲那样,有境的心也可抉择,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能力。就像本颂所讲那样,一切万事万物都像旋火轮一样。所谓旋火轮,除了迷乱的眼识之外,并不真正存在一圆圈火;同样的道理,红色的柱子、白色的灯泡等,也只是人们迷乱眼识前的显现,其他众生并不一定见到是如此。若以高尖端仪器观察,就一目了然。以如幻的比喻,也能了知一切法没有真实的本性。如《月灯三昧经》云:“如人善学幻

6、,幻作种种物,示现诸色像,而实不可得。”就像有人擅长幻术,以幻术变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此相同,以智慧剖析,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各样色像,都与幻化师的幻化没有差别,实际上了不可得。比如电视节目,其中的人、事、物,都不可能真实存在电视任何一处,所以只是一种幻化。若以此理观察其他事物,就会了知除了影像之外是没有的。对佛教徒来讲,若学习过因明和中观,就会知道在理证面前,所谓的实有根本站不住脚,万事万物全部是空性的。但若只是理论上知道,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相续去串习,也不可取。有些人到学院已经十几年了,中观也学得很好,但贪嗔痴等烦恼却没有减少,这说明没有修行。所以前辈大德特别重视修持

7、。否则,若只停留于理论研究式的了解,人生很快就到了尽头,那时后悔也来不及。而所谓的修,比如学了《中论》二十七品,就应经常在心中思维它的意义,这样串习就是修行。有些道友讲考时,字面上虽然过得去,内心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比如:以这句话怎样对治烦恼?它宣说了什么样的心态?这些都不知道。而有些道友,不但讲出了字面意思,自己的相续与法义也结合得相当紧密。不过,前辈大德在解释经论时,也有类似的现象:有些大德虽然用了各种各样的教证和理证,但并没有将自己实修的境界说出来;而全知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等上师,却经常宣讲窍诀,比如《中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