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

ID:8978043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_第1页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_第2页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_第3页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_第4页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仁观念看孔子对仁德价值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的价值提升【原文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74【原刊页号】10~15【分类号】B5【分类名】中国哲学【复印期号】200711【文章日期】2007-04-03【作者】白奚【作者简介】白奚(1953-),男,山西太谷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37)【内容提要】本文经过系统的考察,认为《左传》和《国语》中的“仁”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左传》和《国语》已经开始了在“全德”的意义上使用“仁”的理论尝试,探索在众德之外寻找一个能够包容、涵盖众德的

2、更高、更有普遍意义的“全德”,从而为孔子“仁”学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在方法论上也为孔子的“仁”学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突破的阶梯。孔子沿着《左传》和《国语》探索出的路子继续前进,对“仁”进行了关键性的提升,最终确立了“仁”之“全德”的地位,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关键词】左传/国语/仁/孔子/方法论【正文】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7)04-0010-06    一、《左传》、《国语》的“仁”观念    在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左传》、《国语》①中,“仁”字已频繁出现。考察《左传》、《国语》中的“仁”观念,我们可

3、以感受到春秋时代人文精神的高涨和人们道德理性的自觉,以及人们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看到“仁”观念的不断丰富及其理论内涵的逐步深化和明确化。对照《左传》、《国语》和《论语》中的“仁”观念,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发展演变的轨迹。《左传》、《国语》中的“仁”观念,是孔子“仁”观念的直接思想来源。    《左传》和《国语》的“仁”观念,比起以《逸周书》为代表的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的典籍中的“仁”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推进。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仁人”、“仁者”、“仁也”、“不仁”、“非仁”等道德判断的大量出现,这种情况在《逸周书》中尚没有出现。在《左传》、《国语》中,对某人的道

4、德状况进行总体上的评价,若做出肯定的判断便许以“仁人”、“仁者”之名;对某个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评价,称许者则给以“仁也”的判断。反之,如果对某人某事做出否定性的道德判断,便是“不仁”、“非仁”。这种情况表明,“仁”的价值在春秋时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已成为人们修己待人处事的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仁”的道德份量已经明显地超出了其他德目。以是否符合“仁”作为评价一个人和一个行为是否道德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春秋时期十分流行的做法。相比之下,其他德目则显然没有获得这样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定下了路向和基调,在此后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从来没有哪一个道德条目的地位能够与“仁”相提并论。

5、我们知道,注重伦理道德是儒家的一个突出特色,在儒家的道德观念体系中,“仁”无疑是最重要的条目,这显然同儒家初创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及其所继承的思想遗产有很大的关系,《左传》和《国语》的“仁”观念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从《左传》、《国语》关于“仁”与“不仁”的道德评判中可以看出,“仁”作为那个时代流行的德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其涉及到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本可以用其他德目来评判的行为,都可以用“仁”或“不仁”来概括。因而“仁”便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诸如“忠”、“孝”等德目,成为一个带有综合性质的特殊德目,而“忠”、“孝”等德目则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仁”。例如,《国语·晋语二》载,晋献公

6、死,有人劝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趁此机会回国争夺君位,重耳的随从舅犯反对,他说:“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在他看来,利用父亲去世的机会争国,非孝子之行,是为“不仁”。可见,“仁”虽然不等同于“孝”,但可以落实在“孝”上,可以涵盖“孝”,能“孝”即是能“仁”。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楚国贤臣伍奢被执,费无极恐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员逃往他国成为楚国之患,建议楚王以赦免伍奢的名义召伍尚、伍员诱捕之,他说:“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这里的“彼仁,必来”之“仁”,已完全与“孝”同义。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论语·阳货》的一则记载,宰我不愿行三年之丧,

7、孔子批评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不肯行三年之丧,属于典型的“不孝”,孔子却批评他“不仁”。可见“仁”可以落实在“孝”上,“孝”可以体现“仁”,这在《左传》和《论语》中都是一致的。再如,《国语·晋语二》载骊姬向晋献公进谗言陷害太子申生,使申生陷入危险的境地,有人劝申生逃走,申生不肯,他说:    不可。去而罪释,必归于君,是怨君也。……吾闻之:“仁不怨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