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75839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三顾茅庐》西王庄中学韩荣玲(修改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较·探究三顾茅庐(2课时)主备人:韩荣玲(西王庄中学)(第1课时)课前预习:1.查资料,了解名著《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能够说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相关的故事情节。2.观看视频“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3.自主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相关课程标准:“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体会烘托、衬托的表达效果。3.学习刘备谦虚谨慎、礼贤下士的品质,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评价任务:1.展示自己积累的重要字词和《三国演义》的有关知识,教师进行检测。2.自主默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跳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体会烘托、衬托的表达效果。4.分析、体会刘备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行为和品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刘备不顾亲信的劝阻
3、和恶劣天气的阻挡,前后三次前往隆中拜请诸葛亮。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葛亮终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出山辅佐刘备,并以赤诚想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史佳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的情景,体会刘备真心诚意、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行为和品质。二、展示预习成果,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幻灯片投影)1.《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号,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倥偬()惆怅()澄清()斡旋()汉胄()邂逅()韬略()悒怏()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1)谒()(2)呕()竭()讴()碣()怄()5(3)诛()(4)谙()殊()喑()三、速读全文,获得
4、总体印象,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分析、体会刘备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行为和品质。(提示:速读全文,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然后勾画出每一次拜访中的关键语句,找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言行的内容,并分析。)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问:由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真诚待人、虚心求教)四、跳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出场艺术。学习本文渲染、烘托、铺垫、蓄势、侧面表现的写作技巧。1.在见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见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对
5、刻画诸葛亮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①司马徽初荐(刘备初得诸葛亮的消息。“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只知其有安天下之才。最先涂上了神秘色彩。(渲染、侧面表现)②徐庶走马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渲染、铺垫)③司马徽再荐:“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烘托、渲染)④一顾茅庐(农夫作歌、博陵崔州平——隐者形象):突出诸葛亮的隐者形象。(烘托、铺垫)⑤二顾茅庐(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感叹世无英雄,赞赏独善其身:渲染诸葛亮求之不易。诸葛均、黄承彦——其诗为诸葛亮形象的良好写照。(渲染、烘托铺垫、蓄势、侧面的写作技巧)这些人物,每个人都不能真正反映出
6、诸葛亮的面貌,但每个人身上都有诸葛亮的影子。2.诗歌对人物的烘托:(幻灯片投影展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歌者诗歌内容表现思想两支歌曲曲折的表现了诸葛亮分属于儒、道系统的用世思想与隐逸思想的矛盾。农夫“苍天如圆盖” 表达了对世事的冷眼观察和隐者的恬然淡定及道家思想中出世的一面。石广元“壮士功名尚未成” 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嗟叹。孟公威“吾皇提剑清寰海” 表达了对纷乱世事的无奈及歌者的自我安慰。诸葛均“凤翱翔于千仞兮” 暗示诸葛亮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及隐居的目的是待明主。儒家积极用世思想占主导。5黄承彦“一夜北风寒” 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闲适及出世的期待。小结:诗歌从不同侧面烘托、渲染诸葛亮神秘莫测又
7、急于出世建功立业的形象。3.景物对人物的烘托:指导学生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内容,讨论分析。示例:“一顾”时的景物描写:突出了隆中山水的幽雅,借以烘托隐于此地的诸葛亮的雅致。“二顾”时的景物描写:皑皑雪景烘托着诸葛亮的高洁。又表现出刘备求贤心切的心理。五、达标检测1.在文中找出描写诸葛亮所居之地环境的句子并画上横线,说说这些描写有何表达作用。划线句:见文中③、⑤自然段。作用:前一句用简笔勾勒出诸葛亮居所的幽静,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