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

ID:8958553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_第1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_第2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_第3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_第4页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型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修成果陈道远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百家姓》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和自身素养,从而达到了解《百家姓》,增进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1、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2、了解《百家姓》,知道姓名中多数为单姓,部分为复姓,能读准姓氏中特殊的字音。   3、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姓氏歌”,了解《百家姓》。    难点: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

2、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学习者分析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的阅历不深,涉世浅,所以在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百家姓》,另外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手段,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通过以上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叫?你叫?我叫?我们每天叫着别人的姓名,我们的姓名也在被别人叫着。试想,如果没有了姓名,生活中的一切岂不都要乱了套?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姓名,研究姓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家姓》

3、。2、齐读课题,理解“名字”。我们每个人的姓名都包含哪几个部分?(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姓,后一部分是名。)(名是一个人的称谓,而姓,也就是姓氏,代表着我们的家族系统。)3、我们先来简要交流一下,你对姓氏有哪些了解或认识?(按组进行)(二)了解《百家姓》。1、学生谈认识。(分组进行,各小组长提出共识)2、出示《百家姓》,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光盘出示资料,补充介绍相关网站的内容,包括年月、数量等)3、总结: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性化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所以每一个人的姓都是不能轻易更改的。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姓氏。(三

4、)学习姓氏歌。   1、这是一首姓氏歌,里面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单姓和常见的复姓,请大家自由练读,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1)去掉音节,试读容易读错的单姓、比读;(2)指名读、开火车读,师相机正音,齐读;(3)再读一组常见复姓(了解不常见的复姓)(4)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2、了解姓氏的来源由几个姓氏不同的来源引出:你想了解姓氏的来源吗?出示资料。猜猜出处。(“单、宁”,以封地名为姓;“上官、司马”,以官职名为姓;“尉迟”,以部落名为姓;重点讲“夏侯”和“东方”)3、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单姓、复姓,你还知道哪些人和上面所列的

5、姓相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开火车说,不能重复。(不指名,学生自由发言)4、研究重名现象:现在重名的现象很多,教师出示重名资料。(学生分小组探讨出现重名原因,小组总结出来以后,派代表发言)分析重名原因,生说说,教师补充。(姓氏偏少、集中,见资料1;单名的流行;名字用字过于集中等)重名现象造成的不便:学生个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举例:(比如江西省南昌市发生过一起“同名存折掉包案”,银行存折被人以同名同姓的存折“掉包”,并从中被取走了4万元钱。户籍管理、邮电通讯、医疗保险、学校招生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尴尬和麻烦

6、。)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先小组写建议,再集体交流,形成一份“解决重名问题的建议书”。)(四)知识竞答1、同学们已经通过学习获得了许多姓名方面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指名操作完成,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2、交流,说说你的理由。第2题:补充介绍人不光有名,还有字、号、笔名等。(名、字、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笔名:如鲁迅、老舍、冰心等。第3题:还知道哪些复姓?(见百家姓)第5题:百家姓前4位排名的来历。(五)课题研究1、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们学习,看资料,在一

7、起快乐,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出示几个研究课题,比如: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和自己同姓的有哪些名人;了解小组内同学姓氏的出处;外国人的姓名特征等等,自由选择研究课题)2、推荐学习网站:语言文字网3、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六)板书设计走进《百家姓》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教学反思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了实现

8、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名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背诵《百家姓》,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